光速战争_第13章:光速定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光速定律 (第2/2页)

间域光速都是随时间单调下降的。

    基于宇宙大爆炸学说和光速四定律,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推论:

    宇宙由于膨胀,对所有空间来说,最终会达到一种光速绝对的平衡(密度波为非零常数),或者光速随时间降为零(密度波为零),宇宙最终死寂或死亡;

    由于能量和物质基本粒子是以量子(态)为基数的,所以宇宙本征光速随时间的下降变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保持连续性,而是界变跳跃的,就像原子能级一样,存在光速位面,据此可以将本宇宙分为不同的光速空间区域(光速空间域);

    光速位面对光速具有“过滤截频”的作用,也就是说,假如一束光从光速空间区域A以光速c1到达光速空间区域B,其光速被过滤并截频,变化为光速空间区域B的光速c2。

    对于两个不同光速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真空域),假如光速存在变化且变化是连续的,则这两个真空域之间存在非正常空间(异空间,比如空间褶皱)或外来物质(比如存在大质量物体介入);

    如果两个空间域的本征光速相同,则这两个空间域的时间相对于宇宙大爆炸时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处于同一个光速位面的世界,其时间是相同的;

    假如某个高级文明能进行超光速航行,想返回到过去,或者说,从较低光速位面世界超光速跳跃到较高光速位面世界,则由于推论第四条,至少一个光速位面空间(世界)或者跳跃者本身将会发生变化,这个光速位面世界的事件走向或者跳跃者本身的变化,取决于跳跃的影响程度和大小,所以超光速一般选择在真空域开始,然后跳跃到另一个真空域,这样避免超光速跳跃影响其中一个光速位面世界或者跳跃者本身;

    使一个空间域光速加速下降(或者毁灭这个位面世界)的办法,可以采取抽能方式(将光速位面空间域的部分能量或者全部能量排到真空域当中),也可以采取填物方式(将外界大量物质填充到这个位面世界);

    黑洞是一个极高密度波的地方,所以黑洞是一种超距离航行通道(这种超距离航行有变相的超光速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天然黑洞或者人造黑洞进行超距离航行,至于超距离航行的距离(到达后所处的光速位面空间,不管是高光速位面空间还是低光速位面空间)和所处的时间轴位置,则取决于这个黑洞的性质和密度波大小;

    经典理论认为宇宙是各向同性的,认为物质在大尺度的宇宙空间中是均匀分布的,但是,根据推论第一条,只有当宇宙本征光速达到一个恒定常数时,宇宙才是各向同性,那时物质才是均匀分布。现今的宇宙,是各向异性的,本征光速越小的位面区域,它的密度波越小,也就是说,其位面区域的物质密度越大,反之亦然成立。

    相对论认为:光速与观测者相对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即相对于光源静止和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到的光速是相同的,光速与任何速度叠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速度的合成不遵从经典力学的法则,而遵从相对论的速度合成法则。其实,根据本报告光速四定律,其推论是对于处于同一个光速位面区域的物体,速度的合成遵守相对论的速度合成法则,而对于不同光速位面区域的物体,速度的合成遵守经典力学的法则。

    能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每个光子具备一样的能量,光子的能量只和频率相关,这说明频率不变,又因为光的颜色和频率相关,所以颜色也不变。光速是频率乘以波长,光速降低,频率不变,那么只能是波长变短了。由于光速降低,波长变短,在这个太阳系光速壁垒中,我们看到的可见光谱区域要整体偏大,也就是说,在光速壁垒外面的可见光,我们“看不到”。当我们突破光速壁垒,进入更快光速位面空间后,由于波长变长,在更快光速位面空间里,我们看到的可见光谱区域要整体偏小,也就是说,在光速壁垒里我们看不到的光,在更快光速位面空间里会被“看到”为赤橙黄绿青蓝紫。

    周源看了这个报告,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毕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理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毫不逊色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