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_第六章 临危受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临危受命 (第1/2页)

      傅国到任的时候,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滨城港吞吐量连续十七个月下降,而C市另一个干散码头黄港,港内库存创历史新高。这两个港务集团原本是C市的摇钱树,现在都已经快发不出工资了。原有的重工业,能源业布局也濒临崩溃,大量的资金外流,导致省内银行业不得不进行业务收缩。在他到任之前,就已经有两家能源企业出现了债务违约,而就在他到任之后的一个月内,有三家大型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不得不裁员。拖欠薪资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下面一些县里的一些清水衙门甚至都出现了拖欠工资的状况。愤怒的工人们冲上了铁路阻拦火车通过,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件事一出,使C市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一时间,各大媒体蜂拥而至。有些报道甚至出现了诸如“下一个沈阳铁西”这样的字眼。

      据可靠消息,财经小组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向C市派一个工作小组。而来自C市内部的压力也很大,傅国没有在C市工作过的经验,有些干部在私下说,搞经济不是反腐败,一个连C市有多少区县都不知道的市委书记,怎么带领大家搞经济。

      留给傅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两个月,傅国带着人,走遍了整个C市,深入到基层调研,发现情况远比他想的要复杂的多。傅国怀疑,去年和前年C市公布的经济数据掺了水的。如果C省这样的情况,GDP都增长了4趴,那上海的GDP一定增长了20趴不止。

      前一任书记在任时,冻结了所有的人事安排。再加上C市是腐败重灾区,人人自危,傅国刚到C市的时候,面临的首先是无人可用的局面,有五个区县市的一把手都是空缺,剩下的官员对待工作也持消极态度。这种局面下,傅国必须尽快提出一个工作方针,稳定人心。人心齐,才能泰山移。临上任的时候,傅国去拜会了一位原C市原市长,就是那位王建民。王建民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拿改革开放和清朝的洋务运动做了对比。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成功解放了数亿亿计人民的思想,释放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于财富的渴望。任何一场伟大的改革,如果不能立足于人民,那就都是空谈。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参与者从始至终都只是一小部分利益相关者,并没有发展成为一场人民运动。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被称为一场伟大的改革,根本原因就是发动了人民参与其中,使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千禧年之后,C市的几届政府,都在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出的人才,才是C市未来发展,真正的底子。

      “王老,对于C市的发展,高瞻远瞩。”这番话,水平极高。也难怪这位王老主政C市的时候,C市经济几乎是在跨越式发展。“这些话,我当C市市长的时候,很偶然的机会,碰到的一位小同志,他跟我说的。”

      “哦?是哪位同志?”傅国追问到。

      “是当时担任副市长的克勤同志的儿子。我们当时在食堂里碰到,我坐在他旁边,就闲聊起来了。他当时,还在读高中。”

      李克勤后来升任了C市的市长,再后来又调去了邻省,担任了一把手。

      “是克勤书记的儿子啊,难怪。克勤书记,搞经济发展是一把好手,这几年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公子,耳濡目染,看来学到了不少东西。”傅国赞叹道。

      “我当时也这么觉得,后来问克勤同志,克勤同志却说,他从来不和儿子提起工作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刻意让儿子回避。”

      “哦?那我就不明白了。王老,您给我说说这里面玄机。”

      “C市市政府的对面,是全国有名的定阳中学。”

      傅国点点头,“我听说过,那是C市最好的学校,每年的升学率很高。”

      “这个学校啊,是清末的袁保庆当总督的时候,把C城府台衙门的后花园,改成了定阳书院,民国的时候,改成了定阳中学。解放以后,原来府台衙门的地方就全给了定阳中学,而市委和市府就还在原来的总督府里,改革开放以后,市委搬到了建设路的新大楼里,市府就还在原来的地方。定阳中学和市府就隔了一条精营路,这两个地方,共用一个公交站,站名是定阳中学-市府站。定阳中学还排在市府前面。”

      傅国紧闭着嘴巴,鼻音发出了一声,嗯。

      王建民继续说道,“这个学校,之所以被大家公认,是C市最好的学校,不仅仅是说它升学率的问题。事实上,我从市调到北京的时候,定阳中学的升学率,已经被林城一中、潞城中学还有滨大附中挤出了前三。”

      “哦?升学率变低了,群众还觉得这是一个好学校?”傅国面带疑色。

      “定阳中学这个学校的地位,确实特殊。这个学校有历史,出过不少杰出校友,我也是定阳中学毕业以后,上了清华大学。现在C市的干部中,有不少也是定阳中学的校友。而定阳中学的校长,按惯例,都是直升教育局局长。”

      当年李翟读中学的时候,两届校长,后来都做了教育厅长。

      “是这样,看来C省的教育系统,很看重这个学校。”

      “四套班子的子弟,基本上都在这个学校。很多学生,午饭都是在省政府的食堂里吃,保卫处还专门下了一个文件,穿定阳中学校服的学生,进入府,不需要查证件。所以啊,省政府每到午饭的时候,定阳中学的学生,比省府的公务员都多。”

      “您和这位小同志,也是这么认识的。”

      “是啊,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是克勤同志的儿子,是后来我的秘书告诉我的。他还告诉我,当时另一个学生,是他的儿子。”

      “看来这定阳中学,确实是藏龙卧虎。”

      “这群学生,平常就出入于市府,吃饭的时候,顺耳听几句消息就要比下面的很多干部还要灵通了。”

      “看来,这位小同志,平时没少受这方面熏陶啊。”

      “我当时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发现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这个孩子平时在学校里,思维就比较活跃,看的东西比较多,初中三年基本上没怎么好好听过课,每天抱着一堆杂书看来看去。克勤同志的儿子嘛,学校又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能听之任之。反而给他创造了不少课外学习的时间。定阳中学是C市最早开始搞素质教育的,平时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多,有一次请到了一个社科院的院士来开讲座,这孩子就跑去听,没想到一下子喜欢上了研究经济学。平时有事没事,就和周围的交流,他接触的人,不是市府的人,就是一些社会企业家,听到的东西多,脑子又好使,还真琢磨出了点东西。他有时候看到的东西,比我们看到的东西还要多,我们平时在办公室看到的材料,都不知道是第几手的了,他反而能掌握很多第一手的信息。”

      傅国想到了很多东西。王建民说的这个学生,消耗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远远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能享受到的,如果这个人不是李克勤的儿子,那恐怕早就变成了一个沦落在街头的混混。傅国虽然在嘴上赞谈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