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下旨成婚 (第1/2页)
两日将养,萧铭瑄暂且好上一些。他不能在长安多待,必须尽早离开。 李幼玮借口要出城散心,好将萧铭瑄萧云顺当带出去,也是舍不得因而送他一程。 出了门,拐上官道走了小半时辰,上了偏僻的小路,又走一段才停了车。 萧云憨笑着先下了车,和侍画等在外面,给这二人些空间。 二人对视片刻,李幼玮忍不住纵体入怀,脸颊贴着萧铭瑄露出的脖颈,手扶着这人因病显得纤细得腰肢,“路上慢些,别太急了。” 萧铭瑄搂着李幼玮的腰,嗯了一声。 “你放心,我会去国公府里帮你看顾着。”李幼玮只怕这人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不由得叮咛好几遍。 “我明白的,”萧铭瑄闭上眼,享受这片刻的温暖,然而话语却流露出深深的倦怠来:“我就是有些累了,不妨事。” 二人静静处了些时光,都不再开口说话。这些时日萧铭瑄担惊受怕,一路颠簸,当真没有片刻安宁。此时温香软玉在怀,他才真正放下所有防备,将自己沉浸入丧父之痛中,不愿醒来。 guntang的泪水从眼眸里溢出,等落下已然冰凉。李幼玮知他心痛,更知此刻不必多说什么,陪在他身边就好。 在李幼玮眼里,萧铭瑄能哭出来,比全部压在心里,总是好的。 “小时候没见过爹爹,我也从来不想着他。”萧铭瑄重重的鼻音传来,说的却是些琐事。 “后来见着了,觉得也就那样。我从小跟他不亲近,其实心里总是盼着他能多看我一眼。征西的前两年,我只遥遥见着他几次。心里也怨恨过,若是我不小心战死,爹他会不会后悔?后悔没把我调到他身边好保护我?” “其实后来爹他叫我去,我也明白,不过是我出息了,能做国公府的继承人,他才愿意见我。可我也当真欢喜,大约终于被他承认,是我这些年的夙愿吧。” “于阗一战后,我一个人躲进帐里不愿出来,真是被吓着了。爹他放下事务,就像你现在陪着我这样,在我帐里陪了我五天,慢慢开导,我才走出来。战争残酷,他也有不舍,却必须把我放进修罗场中厮杀。不然,我也做不到现下这么好。” “伯父一直是看重你的。”李幼玮红了眼圈,跪起来把萧铭瑄抱紧,双手一下下抚摸着他的脑袋,手指埋进发间,细细婆娑。 “嗯。”萧铭瑄不再吭声,将混乱的思维渐渐理通,眼神逐渐清明,又转而红了脸。 李幼玮再怎么,也是个豆蔻少女。他被李幼玮抱着,一开始未及反应,这时候才觉察到侧脸着处一片绵软。 萧铭瑄赶忙微微避开,二人互相看了眼,都有些尴尬。萧铭瑄清了清嗓,道:“时间不早,我先走了。你……” “我立刻就回去。”李幼玮抢先开口,后退半步,人便有些不稳。萧铭瑄眼疾手快,忙伸手去拉,待扶好了李幼玮,又变成李幼玮坐在他膝上。 “兕子,等我回来。”萧铭瑄吻了吻李幼玮额头,略带苦涩说罢,后面的话却怎么不肯说出口。 萧铭瑄狠下心肠下了马车,对萧云挥了挥手,二人很快消失于林中,看不到踪迹了。 而李幼玮一路思量,只觉得他方才那句话只是半句,后面欲言又止的,不知到底想说些什么。 回了大明宫的明皇,独自在长生殿里,身边只陪着卢有邻。杨贵妃的肚子愈发大了,还有两月即将临盆,却也冲不散明皇此时心下的孤寂。 房蔚走了,没留下只言片语,明皇得知时尚未如此感伤。萧惠妃去得静悄悄,太医连诊脉都没来得及,人早已咽了气。她是宣帝初年纳入后宫的,为明皇诞下两子一女,可惜一子早夭,独留下六子李迁。 明皇派人去昔年的蜀王府探问,得知李迁整日练武喝酒,待知晓母妃去了,却是练了一宿的剑,而后便染了风寒。 得了消息,明皇不免心软,特旨他携带妻儿去母亲灵前凭吊,直到丧仪后,再行软禁。 而今,萧远也去了。 明皇长叹口气,“有邻,朕真的老了。老一辈的,也只有你还在朕的身边。” “陛下……”安慰的话在嘴边,却没能说出口。卢有邻的后背愈发佝偻,两鬓斑白,想起当初三人同游,也洒了热泪。 “萧侍读恐怕最遗憾的,是没瞧见萧铭瑄那孩子吧。这孩子,土蕃千里迢迢,二话没说就去。算算时日,只怕得了消息紧赶慢赶,也得一个月吧。” “你这倒是提醒了朕,”明皇精神一震,“礼部和宗正寺选的日子,朕记着是明年开春后?” 卢有邻点头,“没错儿,明年二月初九,是整年最稳妥的好日子!” “叫人传礼部、宗正寺管这事儿的来。”明皇开了口,卢有邻跑到殿外,叫了自己的徒弟卢衷速速去传旨。 若不出卢有邻所料,明皇这是要赶着萧远热孝里给李幼玮萧铭瑄完婚了。 “若为了他拖上三年,只怕下地了,朕还得给阿远赔礼道歉。”明皇歪在椅子里,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