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 安西事变 (第1/2页)
《天官书》有载,荧惑又名赤星,荧惑在东名悬息,在西名天理。火之精,赤帝之子。方伯之泉,主岁成败。司宗妖孽,主天子之乱,主大鸿胪,主死表,主忧患。在五常为礼,于五事为辩。 宣帝三四十年中元节后,荧惑守心。火与心星遇,则缟素麻衣,其南或其北,死丧之地。 ——《唐书太史监记》 太史监令阮夫子是个垂垂老矣的老人,曾为国子监祭酒,博学多才,已经担任太史令足足四十年。 中秋节后月儿更圆,阮夫子当夜观月,只觉得有异动。次夜乃中元,祭祀之后阮夫子无意间夜观天象,面色大变。 阮夫子生怕有误,第二日忙寻了太史监中的屈实和侯弗,这二人不仅是阮夫子的同僚,亦是他的学生。三人住在衙门中,连观天象七日。阮夫子确信无疑,连夜写了奏折,打算次日面呈明皇。 但这位夫子却忘了,如今明皇不朝已成惯例。丞相塔坨荼倒是重视,亲自拿着奏书见了他,请这位夫子放心。 是夜,阮夫子于家中寿终正寝,享年八十有三。宫中第三日传来圣旨,追谥文贞。 传旨的太监是卢有邻的义子,叫卢衷。待宣读完旨意,他还是专门安慰了阮夫子的家人。 其中有个面生的男人趁着得空稍微拉了拉卢衷的袖子。卢衷一回头,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位是?” “回大监,我是太史监的主事屈实。”屈实有些紧张,毕竟太史监对于朝廷来说,是个边缘化的地方。这位主事甚至还未上过朝见过明皇。 “哦,屈大人何事?”卢衷和颜悦色,知道他紧张,“大人,小的不过是陛下的家奴。您有何事便说吧。” 屈实这才略有松弛,压低声音道:“阮夫子去世前,曾经上过奏书,兹事体大。不知丞相可否呈给陛下?” 卢衷面色不变,“如今丞相大人日理万机,每日奏折只怕少不几百道。小的只是管着库房,这等要事,小的回宫替您问问师傅,您看可好?” 屈实有些纳闷,“您师傅是?” “哦,小的跟着卢大监,待会儿回去就能见着他。”卢衷微微一笑,心知这位大人只怕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他留个心眼儿,“您说兹事体大,还有谁知道?” 屈实一愣,留了个心眼儿,“阮夫子的奏折是我执笔,再没旁的了。” 卢衷只道他说了实话,又转着弯套了虚实,才满意而归。 屈实在家等着消息,自家夫人劝说无果,留他一人在书房里。 第二日再去请他用饭,人却趴在书桌上。屈夫人只道劳累所致,嘴里啐了两句。哪知走进才发觉,人去多时,身子都硬了。 连着死了两位太史监官员,消息传回雍和宫,萧铭瑄皱紧眉头,不知是何道理。 李幼玮算算日子,“离着爹爹千秋节,如今不过六日功夫了。” 萧铭瑄想着方才看过的信件,拧着眉心,对萧云道:“带人去将侯弗带回来,务必保证这位少令的安全。” 萧云躬身应下,匆匆走了。 “阿瑄,就怕这位少令什么都不知道。”李幼玮也着实不懂,为何在这紧要关头,李迅会对无足轻重的太史令动手。 这时候尚锦莜从外面进来,萧铭瑄知晓她学识渊博,将信件递给她道:“尚jiejie看看,我们参悟不透,还得请jiejie参详一二。” 尚子轩接过来坐下,才看了一半就变了脸色,“那个侯弗呢?快差人救回来!” 李幼玮看了眼萧铭瑄,“已经差人去了。” 尚锦莜松了口气,顿时明白过来,“你二人只觉得太史监可有可无,因而不懂其中玄机。” 萧铭瑄颔首,“尚jiejie,还请释疑。” “长话短说,历代都有钦天一职,观天象以对万物。只怕是这位太史令看出了了不得的天象,被人灭口。” 萧铭瑄觉得有些无稽,“这等话也有人信?” “远的不说,我大唐开国之后,文德九年的史书中记载确凿,当日太白经天。”尚锦莜点到即止,转过话头,“等消息吧。” 这一等将将入夜,才有钉子传话进来,萧云带着个半死不活的人,安置在外书房。 萧铭瑄不敢耽搁,忙和李幼玮尚锦莜一道,匆匆赶至。 塌上的人面目全非,显然九死一生。萧铭瑄心中虽有不忍,还是出言问道:“你是侯弗?” “是,您是?”侯弗被萧云救下,也折损了萧氏两个钉子。他伤势虽重,但也算保住性命了。 “萧铭瑄。”萧铭瑄斩钉截铁,“太史监究竟发生何事?怎么会被人如此置之死地?” 侯弗强撑着要坐起,他已然明白过来,这条命存留着实侥幸,“国公!中元当夜荧惑守心,断无错处!您快去禀报陛下吧!阮大人上书丞相后,我等只道陛下已然得知。而后屈兄惨死,我才明白过来,丞相大人根本没用将阮夫子的奏书给陛下!” “荧惑守心?”萧铭瑄听着十分耳熟,尚锦莜解释道:“秦皇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