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临危受命 (第2/2页)
来了的,我身上太脏,待会儿总算能得空洗个干净了。”萧铭瑄牵过李幼玮,等二人进了室内,确定周围再无外人,才低声在她耳边道:“兕子,棠儿活着。” 心知李幼玮定是难过,萧铭瑄不敢耽误一刻,迅速告知她。李幼玮惊呼一声,揪住萧铭瑄的手,颤声道:“当真?” “我已命心腹送她和栋儿都回府了。”二人走到塌边,萧铭瑄轻轻拥住她,叹道:“殿下临去前,让我带栋儿离开。虽说得不清楚,但我明白他的意思,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坠入皇权争夺。再说,七哥登基,栋儿留在宫中着实尴尬。” “七哥不是那种人!”李幼玮忽而焦躁道,萧铭瑄伸出手指按在她唇上,凝视着她的眸子,沉声道:“兕子,七哥本性良善。但皇权如此,坐到那个位子上的人又怎可不变?这么多年,你我虽在宫外,这宫墙内的龌龊,又真的未曾沾脚么?” “阿瑄,爹爹定是疯了,居然会起意要我做太子。”李幼玮眼神带着迷惘和嘲弄,细细跟萧铭瑄讲述这一日的琐事。 大事既定,明皇病倒前下旨,将杨贵妃锁入梨园,变相打入了冷宫。而后谢璧谏言立储,明皇张口便道李幼玮聪慧,将那一众臣子惊吓得跪倒连连叩头。 “朕的祖母坐得龙椅,朕的女儿凭甚坐不得!”明皇发了怒,甚至指着仓皇的李怀道:“你觉得你够资格么?” 李怀煞白了脸,跪下道:“儿臣是最没资格的,meimei若坐龙椅,儿臣甘为meimei擦一辈子龙椅上的灰!” 李幼玮站在明皇身边,只觉得看了出荒诞的闹剧。她趴到明皇腿边,“爹爹,李幼玮愿做一生自由的云雀,但不想困在宫中。何况李幼玮不懂治国之道,哪里敢和女帝相比?” 当此时刻,谁也料不到,王朝远忽而道:“陛下若立姑娘,臣请先罢忠国公萧铭瑄。否则外戚专权,国将不国。” 这位大理寺少卿的直言,才终于让明皇冷静下来。西域已乱,此时罢免萧铭瑄,则无人可平战乱。 明皇自知时日无多,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改口立李怀为储君,才有了前面的旨意。 “陛下半生雄主,若说心下最惦记的,恐怕还是你的母亲。”热水已经送进来,侍剑守在门外,他们二人终于能好好歇口气。 “娘亲过世多年,若还在世,只怕这几年也会对爹有微词。”萧铭瑄身上一股血腥气儿,李幼玮正拿着胰子替他擦洗。 萧铭瑄的身上多添了许多细小的伤口,已经粘连到一处,等热气熏蒸好了,才能拿巾子洗净。 说着说着,李幼玮忽而伏在萧铭瑄的后背上,喃喃道:“阿瑄,你要好好的。” 萧铭瑄眼睛一酸,薄唇抖了几抖,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就要再次出征了。此次局势比起宣帝二十六年,可谓艰难。萧远出征安西,准备足有一年,而留给萧铭瑄的却只有区区几日功夫。 何况从苍定然暗度陈仓,如今人在西域。安西四镇留存有几于大唐都是未知数,萧铭瑄可用的兵力不足五万。 萧铭瑄削薄的肩骨亦颤抖起来,转过身,把李幼玮搂在怀里,“兕子,今生能有你倾心以待,我真不知自己是多么幸运。过尽千帆,我也想和你终老江湖,从此不理俗世。但安西战死的是我们大唐的兵,死的是我们大唐的子民!我既为将,又怎能在此刻做逃兵!” 容纳他们二人的水渐渐温凉,然而胸口坠落的泪却guntang。萧铭瑄捧着李幼玮的脸蛋儿,眼前的人儿梨花带雨,真让她想就此逃离,双宿双飞。 “兕子啊,”萧铭瑄吻着那些热泪,“长安离不开你,七哥毕竟不通政务,没你在暗中辅佐,我又靠什么平定安西?” “阿瑄,待长安稳定些,我便去安西寻你!”李幼玮虽是委屈,却也明白,萧铭瑄句句实话,为她,她也必须为七哥稳固长安。 “这……”萧铭瑄正要拒绝,忽而想起之前二人的承诺,便改了口,斩钉截铁道:“好。等你来时,瑄哥哥打下疏勒城,带你去那里的酒肆乐坊。我们便再也不分离了。” “嗯。”李幼玮重新靠进萧铭瑄怀里,听着那有力的心跳,闭上了眼睛。 水愈发冷了。萧铭瑄不敢耽搁,抱着李幼玮跨出,随意拿巾子擦干身体。 李幼玮疲惫不堪,他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的伤也顾不得。锦被一抖,罩在两人身上。 心事尽去,不多时便睡下了。 宣帝三十四年九月初七,平西军拔营出发。 忠国公萧铭瑄挂帅,以王老三林达为左右将军,以李迁为前锋,抽调御林军各卫一万余人,向敦煌前进。 之前募兵的三万余人亦将归于平西军中。同时,李怀下令,急调各路边军,一则充盈长安,一则补充平西军军力不足。抽调各州府军,各自由其副将统帅,直接赶赴敦煌。 大军开拔五日后,安西的军报终于传回长安。从苍已夺于阗、疏勒、碎叶三城,安西都护府都督薛华和四镇主要将领尽接被刺身亡。龟兹本已落入敌手,幸北庭都护府都督韦谦率军强攻,夺回龟兹,才守住安西通往长安的要塞,保住身后的敦煌高昌。 一时间长安哗然,想着那日领军出征的年轻将领,他不过弱冠年纪,能否力挽狂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