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 建营 (第2/2页)
顿,殷切望着李幼玮,带着不安,目光灼灼:“你可喜欢?” 萧铭瑄久在行伍,对这些小儿女的情思向来反应迟钝,今日却说出这等情思绵绵的情话来。李幼玮渐渐湿了眼眶,埋首他在怀里,“自是喜欢!怎会不喜欢?阿瑄,咱们结发相守,一生不离。” 屋外雪越发大了,夜里睡下后总能听到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声响。到了二更天,萧铭瑄披衣下地,抖着大氅披上溜进小厨房,瞧见灶台上大锅里还有张烙饼,忙随手卷了些酱菜,拿纸包了捂在衣襟内,又轻手轻脚躲开侍卫溜回去。 只这片刻功夫,大氅上就落满了雪花,进屋后开始化雪成珠。 萧铭瑄走到床前,从怀里掏出烙饼,讪笑道:“兕子,我回来了。” 大氅被萧铭瑄随手丢在凳子上,李幼玮哼了声,不肯答话。萧铭瑄生怕凉了,蹑手蹑脚蹭上去,没舍得掀开被子,撕开纸包,送到她口边道:“是我不好,下回定注意分寸。” 李幼玮的确给他折腾得腹中饥饿,当下默默啃起饼来。烙饼带着水汽,不复干硬,她吃了一半摇摇头含糊道:“饱了。” 萧铭瑄两三口吃罢剩下的,这时候他身上也暖和起来,便掀开锦被,贴了过去。李幼玮身子guntang,转过来抱住萧铭瑄给他暖着,没再言语。 心知自己今夜孟浪了,萧铭瑄轻手拍着李幼玮后背,耳听她渐渐呼吸均匀睡熟,才放下心来。 至诚二年,随着早春,冬雪逐渐消融。在安西倾颓一年之久的大唐,终于从北至南,将龟兹循州轮台于阗连成一串。 随着李怀安抚诸国旨意的到来,楼兰诸国已然重新复国。这些西域人都是经商的好料子,更何况萧铭瑄加紧重制了战时商路的金程。凋敝的商路,逐渐恢复起来。 与此同时,萧铭瑄在和王雄几人商议几日后,以平西大将军为名,发军令重新整编平西大军。 原先的左右路军被打散,成为坐镇庭州高昌的庭昌营,手握两万征调来的各道军,加上原先北庭都护府的一万精兵,由韦谦任将军。 敦煌阳关一路,则由河州节度使杨继盛统御三万士卒,坐镇河西后方,是为河西营。 另屯重兵六万于龟兹,分襄、勇二营。顾央、林达一守一攻,退可佑河西北庭,进可援循州,攻可伐疏勒。 于阗的增兵也和春日一同抵达,萧铭瑄暂以此为平西军中军四营驻地,另建于羌营,一半步卒一半骑兵,合计四万,以确保于阗且末若羌这条路的通顺。 王雄兢兢业业,是个好城主,却并非能独当一面。恰好此次增兵而来的有尉迟延光,萧铭瑄稍做考量,便派他给王雄做副手。 那些跟萧铭瑄孤军出征活下来的,均编入中军前锋营,加上林先余部和补充的,重骑一万轻骑二千,是平西军中战力最强者。 六王李迁领一万骑兵两万步卒,是为固山营。此营以骑配步攻城,是萧铭瑄思虑良久后,做下的决定。他特意请岑商以经略身份坐镇该营管器械,稍有心眼的都看得出来,将来攻打疏勒碎叶,李迁所部乃中流砥柱。 刀斧营以王老三为主将,领一万重甲步卒。安牧虽然接了李怀圣旨成为真正的楼兰女王,但仍领诸国营千余轻骑,多做斥候一事。 固山营前锋营刀斧营诸国营并为中军四营,萧铭瑄军令一出,四营在其主将率领下,缓缓开拔循州前线。他另调勇营发兵循州,所图为何,再无遮掩。 丛苍虽对此做充足准备,但他已失去对龟兹于阗的控制,只能徒劳地看着唐军不断往循州增兵。 清明时节,萧铭瑄率领中军刀斧营抵达循州城外,循州聚集了八万唐军,对疏勒虎视眈眈。 疏勒一战,一触即发。 远在千里的长安,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大唐发兵将近二十八万,萧铭瑄竟不请圣旨建立九营,自行任命各营主将副将,只将此情从军中邸报发回长安。 邸报传阅之后,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弹劾萧铭瑄心怀叵测居心不良的奏折雪片般飞入宣政殿,此次连谢璧也起了猜忌萧铭瑄的心思。 李怀自是根本不信萧铭瑄有二心的,何况不良人将军中消息源源不断报回,其中隐情他一清二楚。 萧铭瑄此举,将原本各自为战的安西北庭团成一团,各有分工便大大降低抢功一事。何况李幼玮将任命何人的缘由揍报详细,萧铭瑄如今用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有考较的意思。若成,将来各镇副手便只须择取一通晓政务的文官,便足安西域。 如此深谋远虑,李幼玮毫不遮掩地禀报,李怀思量之下,也明白这些该是萧铭瑄借着meimei的口行谏言一事,实则已然是避风头了。所以任凭底下因此吵做一团,李怀将这些奏折全部封存,看也不去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