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建阳武馆?知君意 (第2/2页)
,遗臭万年。举国之力与宋相抗确会损兵折将、血流成河,但与江南国千万百姓千秋万代相比,此时的些许伤亡确不足挂齿。” “国主这是何意?” “秦朝立国,以六国子民为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若孤献玺投降、束手就擒,与亡国奴何异。江南国可以不复存在,但只有让宋国见识到大唐将士保家卫国的公忠节义,方可以之为筹码,与宋定下善待唐民的协约。若唐国子民得宋廷平等相待,孤也算在最后,为大唐做了唯一一桩事。” “近日,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入宫见孤,相商两国贸易之事。孤与之签订了通商协约,中有一条,若宋国征南,孤与宋协商合约之时,契丹需暗中向宋施压,促成合约。孤唤你入宫,便是想让你念在林公忠心之志,在此事上,为江南国助一臂之力。” “国主希望我怎么做?” 李煜眉心微皱,缓缓开口…… 林卿砚给武馆新招的学徒训完话,回到家中时,天早已黑透了。 膳厅中,女子一人孤零零地坐在桌边托腮等着,满桌的饭菜已经冒不出热气。 林夫人回到建阳的这几日始终在房中用膳。赵攸怜见过了饭点他还没回来,便打发家中下人不必等候,先下去吃晚饭了。 所以,林卿砚大步流星地走进膳厅时,只瞧见赵攸怜孑然削瘦的背影。 他一拍脑门,上前作揖道:“是为夫的错,今日回来得迟了,连带娘子忍饥挨冻!” 赵攸怜的嘴角抽了抽,本憋好的一肚子闷气突然发不出来了。 回建阳这几日,十里八乡的七大姑八大姨将她的身份给盘问了个清楚,林卿砚统一地只做一种答复——这姑娘,我媳妇。 她这跟在他身边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厚脸皮,没两日便被众人饱含深意的目光给磨了个通透。 他这两日更是变本加厉,当着外人的面也“娘子”“娘子”地唤着,还非逼她喊他“相公”,她……她才不喊呢…… 所以她选择性地无视了觍面挨着她坐下的男子,拿起桌上的竹箸去夹面前的一盘炒青豆。 “哎!打住!”林卿砚一把护住那盘青豆,“都凉了,我让人拿去热热再吃。” 赵攸怜哀怨地瞥了他一眼,遂放下了竹箸。 被唤来的下人手脚麻利地端走了桌上一碗碗饭菜,林卿砚兴致正高地向女子描绘着今日武馆招徒的种种轶事。以一己之力扛起大水缸的大力士、弹无虚发能打下另一个山头上飞燕的弹弓猎手,他说的人和事的确有趣,只是说话归说话,不要一口一个“娘子”地叫着,就好了…… “今日招了五人,你估摸着一共要招多少?” “十来个足够了。” “你招的那些徒弟只怕都比你年长罢?他们会听你的话吗?”赵攸怜露出了怀疑的神情。 “习武之人是靠拳头说话的,等他们中的谁打得过你相公我了,自然不必听我的话。” 这事她跟他提了很多次了,只可惜每次都是对牛弹琴,但为了表明她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她决定还是再弹一次琴。 “我还是觉得,你既然当师父了,就要有个师父的样……别整日吊儿郎当的,传出去教人笑话……” “哦?”他嘴角噙着笑,欺身上前,“我如何吊儿郎当了?” 正此时,下人从后间绕了回来,将饭菜重新送上了桌。 赵攸怜不由得一阵庆幸——这饭菜回来得正是时候。 林卿砚挪了挪凳子坐得舒坦了,夹起一颗青豆丢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道:“我还打算明日和你一道去武馆,让他们认一认师娘,哪天师娘和人打架落了下风,他们也好冲上去撑撑场面。” 这原是他们商量好的,那些刺客神出鬼没,不知道甚么时候又会冒出来,若他们打算用人海战术,武馆招的学徒也有个实战练手的机会。可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不对味…… “我们不是说好了,要等三年之后再成亲吗?”那是他们为林仁肇和林如芊的两桩白事而约好了的,“既然如此,现在称师……师娘,是不是有点早?” “当然是师娘!不然大敌当前,他们肯花十分的力去救师娘,只肯花五分的力去救师父的相好,这怎么办?”林卿砚回答得理直气壮。 赵攸怜额上冒出一层又一层的冷汗——得,就当她又对牛弹了回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