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一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大凶之兆 (第1/2页)
第五卷血溅金銮殿第一百四十一章登基大典,大凶之兆 十二月初一,天降大雪。因前几日都下着冻雨,故而从护陵御林军营地通往皇陵的道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 然,这支前往皇陵的御林军队伍还比往常提前了一个时辰,在天‘色’黑如锅底时便整队出发去皇陵。 今天,乃大秦朝第四位皇帝的登基大典举行之日。依照规矩,恒京城的大典举行完毕之后,皇帝不仅要在太庙告祭祖先,还要来安葬着高祖与成祖的皇陵拜谒。故而,御林军要先行到达皇陵,执行护卫任务。 &n\bsp;急行军半个多时辰,远方穹宇微现光明,这不是天要亮的征兆,而是皇陵甬道两旁的石柱琉璃罩内点着经年不灭的长明灯,似乎要照亮大秦绵延千秋万载的光辉前程。 已有人影隐隐绰绰。那是驻守皇陵的宫人们在打扫,他们肯定起得更早,就连排列于甬道左右侧的石头雕像们都要擦洗得一尘不染,别说专供皇帝拜祭的祭祀殿各处了。 对于御林军将士的到来,这些被冻得脸发白、手发麻的宫人们连抬起头瞄一眼的闲心都没有。他们的生活一成不变,已经麻木。 被打发来守陵的宫人,要么是前几任皇帝宫里的旧人,要么犯了什么过错变相地受罚。皇陵日子清苦又寂寞,可不是养老的地方。 同理,被打发来驻守皇陵的御林军一般而言也不太受当权者的待见。譬如这支一千人的御林军,乃宜王和苏偃一手带出的亲信部队。原先驻守皇陵的御林军将军在鼎天帝掌握权柄之后,于御林军众将中第一个投诚,因而得到了驻守清水园的美差。接替守陵的就是宜王与苏偃的亲军。 灵贞孝公主未来的驸马关宗皓和他的发小耿清海也成了守陵御林军中的一员。关宗皓很郁闷,他的婚事肯定要延期。耿清海也很郁闷,他是跳脱活泼的‘性’子,来到护陵御林军营地之后,哪有什么乐子可以找? 又是这样大冷的天,这么早从被窝里爬出来,还是为了两个人都痛恨的人登基为帝当护卫。关宗皓和耿清海都很不爽。可惜,他们在这支御林军中职位并不高,顶上还有一位鼎天帝派系的将军压着,只好不甘不愿依命行事。 不出所料,这位将军安排给关宗皓和耿清海的值守位置是“最好”的。不仅可以尽情感受凛烈寒风给身体的“按摩”服务,还能近距离聆听大自然的歌声——如果此时是‘春’天。 二人带着各五十名士兵,走向皇陵最为偏僻、最靠近郊野的地方。在这儿,若是爬到那棵枯死的老树上,估计能眺望到从恒京而来的祭陵大队伍末梢,想要瞻仰皇帝陛下天之子的威严风仪?别妄想了 关宗皓和耿清海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他们二人一声不吭,老老实实地领着人走了,反倒让已经准备与二人掐架的御林军朱将军诧异。不禁又警惕起来,不叫的狗才咬人呐。这俩小子又憋着什么坏? 思来想去,这位注定要倒霉的朱将军又派了自己的亲信去关宗皓与耿清海值守之处就近监视,并且不时回报于他。得到的消息是,这俩坏小子今天真的很乖。 鼎天帝此方阵营,文官居多,武将没几位。就是有,也大多是从未真正上过战场的年轻人。从鼎天帝到这些年轻将领,人人都以为只要把这支御林军中的‘精’锐虎狼之师远调,就能慢慢掌控在京里的御林军。他们却不知道,如御林军这样以宜王和苏偃为心为胆的铁军,就算被摘了心挖了胆,要把它吞下去,只怕得崩掉一嘴的牙。 新调任的朱将军这些日子以来对此已经深有体会,那些满含着不屑、倔强与淡淡杀意的眼神,时常令他心惊‘rou’跳。 此人乃鼎天帝在文渊书院的同学,已经算是修为不俗的武道强者。可他这八品上的修为,在九品中宜王和已经晋入九品上境界的苏偃面前,实在不能令人心服,就连关宗皓和耿清海他都要大费力气才能侥幸胜过。 朱将军今天眼皮直跳,生怕一会儿皇帝陛下祭拜之时,这些兵士会出‘乱’子。所以,他‘精’挑细选带来的都是相对来说在御林军里地位较低的兵员。而那两个刺头儿,不放在眼面前他实在不放心。 天微明之时,皇陵已经清扫得干干净净,护陵御林军也各就各位,站得笔直。朱将军在四处巡视,颇觉满意,不禁夸赞了清水鼻涕长流的宫人们一番。 他的目光落在一个拖着大扫把慢吞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