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法国夏塞波步枪 德国人都说好 (第2/2页)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信心满满的披挂上阵,征服的野心蒙蔽了他原本就不怎么敞亮的双眼,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拿破仑三世的雄心壮志淹没在克虏伯重炮与普鲁士的庞大黑潮之中,9月2日色当战役结束,普鲁士人得意的看着他们特殊的战利品——包括拿破仑三世在内的几车皮法国高级军官和十万法国士兵,拿破仑一世没有气的从荣誉军人院跳出来着实不易,9月4日第二帝国政权倒台。 面对不利的战争形势,夏塞波步枪依然证明了它的价值,可以说,头顶一片乌云的法国军队只有步枪更胜一筹,早在战争初期莱茵河附近的正面冲突中,夏塞波步枪强大的火力便令普军大吃苦头,威武的克虏伯大炮和士兵的勇气的确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普鲁士人自知不能像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期盼他们的下一个对手和现在的法国人一样蠢,总的来说,夏塞波步枪大大刺激了普鲁士人。 在灾难性的1870年战争中,面对可怕的普鲁士军队以及无能的法国军官,法国士兵唯一可以倚靠的是被时间慢慢消磨的勇气与手中的夏塞波步枪。 正如那个嘲笑法国人的缺德笑话一样“法国步枪,全新,从未使用过只被扔到地上一次”。 战争结束时普军缴获了堆积如山的物资中就包括60余万支‘全新’的夏塞波步枪,他们很快意识到,虽然法国军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这不能掩盖德雷斯针枪在夏塞波面前不过是根不值一提的烧火棍这个事实。 很多中文资料中宣称,“普奥战争后大吃一惊的法军这才决定全面装备后膛击针的夏斯波步枪”,这种说法真是非常有趣,事实上普军早在1864年的普丹战争中便曾依靠德雷斯针枪痛击丹麦军队(虽说表现不如普奥战争那样出色),法国人大吃一惊的机会可多了去了,而且法军列装夏塞波步枪与普奥战争时段相当,因此这既非主要因素更非直接因素,杜撰因素还差不多。
1866年8月30日,夏塞波步枪批准列装法国军队,同年夏塞波被授予荣誉军团勋章(等级为骑士)和三万法郎的奖励。 夏塞波步枪的第一滴血来自意大利人,1867年10月,加里波第率领志愿军进逼罗马,法皇拿破仑三世派兵先行进驻罗马并与教皇组成联军,11月3日在门塔纳战役中,组织度不佳且严重缺乏骑炮兵的加里波第志愿军遭到装备夏塞波步枪的法军痛击,死伤千余不得不于次日撤出罗马,伤者中甚至包括加里波第本人,法军仅伤亡38人(教皇军伤亡144人)。 “夏塞波创造了奇迹!”这绝非夸大其词,意大利统一战争总是少不了法国朋友蓝上衣红裤子的欢乐形象,被揍得满头包打根绳子送回法国也是司空见惯,原因不外乎那个老不死的尼斯人(其实从这个角度讲,加里波第应该是法国人)门塔纳之战令加里波第折戟罗马,的确值得法国人好好兴奋一下。 法国人对夏塞波步枪充满了信心,在同时代几乎没有可与之相媲美的后装步枪,对法国军方来说,夏塞波步枪的出现一举逆转了普法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1868年的一首轻歌剧中这样写道。 第二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这批夏塞波步枪直接被配发到了扩充后的德军部队里,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装备德军的毛瑟Gew71步枪采用了与夏塞波步枪相同的11mm口径,经过简单的改装后的夏塞波步枪也可以使用毛瑟步枪子弹。 普法战争失败后,夏塞波步枪的对手变成了法国人自己,1871年4月至5月,梯也尔率领的凡尔赛政府军开始了对巴黎公社的围剿,公社战士与政府军手持夏塞波步枪相互厮杀。 血腥的内战最终演变为可耻的屠戮,数万人遭到处决,最终,在帝国的废墟与血渍之上,第三共和国建立。 最热闹的时候过去了,不过热闹够的夏塞波步枪也并未除役,19世纪80年代,金属弹壳定装子弹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主流,法国当局开始寻求最经济最适合法国的定装子弹步枪方案,1873年摆在委员会面前的方案有两个。 1:引进荷兰M1871博蒙特步枪 2:巴西莱·格拉斯上校的夏塞波步枪改装方案。 毫无疑问,如果选择前者,从引进专利到许可生产势必要消耗大量宝贵的预算,而且120万支夏塞波步枪的处理就变成了严峻的问题,1874年的法国刚刚从50亿金法郎的巨额赔款中解脱出来,财政状况不容乐观。 毋需进行多少讨论,傻瓜都知道应该选择后者,连德国人都知道应该这么做。这个是法兰西的辛酸往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1874年,改装版夏塞波步枪——格拉斯步枪开始列装法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