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武工队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4页)

  华裕民的风趣,华裕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他的真知灼见,和对抗日战争充满必胜的信念,深深地感染着于海生。我们党有这样的好领导,好干部,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革命一定会胜利!一定会成功!

    于海生随华裕民走进山洞,看见洞中不但有石桌、石凳,而且在洞门左侧还有锅灶。于海生正感到惊诧,刚要对华裕民说什么。这时,洞外的山崖上传来咕咕的有节奏的野鸡鸣叫声,伴着各种翠鸟的和鸣,有如仙音萦耳,动听极了。还有更令于海生欣喜的是,洞外阵阵山风如哨呐,瑶花奇草喷甘香,林中银狐寿鹿,在洞前出没奔跑。好一处清幽秀美的自然境地,于海生看了不禁赞叹地说:

    “呀!华书记,你真是三生有幸啊,你住的一定是仙人居住过的峭壁奇峰丹岩洞,真可谓‘洞前寿鹿仙狐舞,峰头时闻锦鸡鸣’。好地方!好地方!塔子沟真是人间仙境!”

    “是啊,这塔子沟确实是个景致非常优美的地方,你看,四周百峰连绵,峥嵘挺秀。东西龙门山,对面的窟窿山,是塔子沟的最美。我有个想法,”华裕民非常健谈,他一边忙着烧水杀鸡,一边兴致勃勃地说,“海生哪,等打败了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后,我会向辽西政府提出建议。把这个地方好好开发出来,利用好这里的灵山秀水作为旅游景点,让世人都来参观享受神仙居的情趣。我们的古圣人孔子认为仁者之所以喜欢看山观水,是因为山水都体现着仁者美好纯真的德行,所以仁者都喜欢‘比德’于山。那些睥睨尘俗超然物外的名人雅士,他们放下奢华,啸傲林泉,让心灵放逸,真是令人羡慕啊!我们是过不上那样的生活了,因为我们是革命者,我们肩负着祖国使命。不过我想,等打跑了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后,那时的塔子沟万象更新,一定是:‘钟灵毓秀蓬莱境,玉宇琼楼远客迎。’而到了那个时候,也许我们不再年轻,大家相约到此一游,效古人以山水纵目,以诗酒娱心。纵情于山水之间,品唐诗宋词。在山野的星空下,沐浴古风微韵,抚今追昔。看看我们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地方,一定会别有一番感触。”

    “啊!华书记,您说得太好啦,多美的意境,多美的诗句:钟灵毓秀蓬莱境,玉宇琼楼远客迎。华书记,”此刻的于海生,他看到的是一位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华横溢的革命者,领导者。于海生整个身心,都沉yin于华裕民描绘的宏伟蓝图和诗情画意之中,更折服于华裕民所具备的哲学家的思想里。于是于海生激情洋溢,难掩喜悦地说,“珠玉在前,望而怯步。我本不该班门弄斧,但是今天太高兴了,我也吟两句,使之成就一首七绝。”

    华裕民听了于海生的话,哈哈一笑说:

    “咳,海生哪,你若是把我这两句顺口溜当成珠玉,非把身故千古的孟浩然、李白、苏东坡这样的诗词大家,气得再活回来骂我不可。不过,我早就听说你是一位文武兼资的奇才,好哇,既然今天有此雅兴,那就请吧。”

    “请字不敢当,我能与华书记合成一首诗,是件幸事。”

    于海生说完扬了扬头,用低沉的嗓音,激动地念了起来:

    钟灵毓秀蓬莱境,

    玉宇琼楼远客迎。

    举杯遥望龙潭月,

    周天宴乐万象新。

    “好诗,这‘举杯遥望龙潭月’一句,是那么大气而豪壮,而‘周天宴乐万象新’更是格调高昂,意境深远,好诗,太美了。海生哪,”华裕民豪情满怀地说,“待我们打败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普天同庆之时,我们相约到此一游。”

    “华书记,中国的壮丽河山,决不允许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我们要尽快把他们打回老家去!华书记,你给我分配任务吧。”于海生坚定地说。

    “别急,海生哪,快来吃饭,尝尝我的厨艺如何”华裕民说话时,石桌上已放上两个碗饭两双筷子,随后又端来一盆山鸡炖蘑菇,“来,坐下,快吃吧。”

    于海生端起饭碗,闻着香喷喷的山鸡rou,但他没有立刻伸筷,而是用一种费解的目光看着华裕民,奇怪地问:

    “华书记,你只身一人入敌区。这被子、铁锅、还有油盐米总不会是你带来的吧,你是从哪儿搞来的”

    “哈,我当然不能自己扛着行李卷再背着锅进入敌区,但是这里有我们可以信赖的基本群众。也许你已经听说了,我来时因找不到联络站进了刘福余的家,当鬼子去搜捕我时,刘福余让我从后门逃走,并告诉我进深山老林。”华裕民说到这里,长长地抽了口气,带着深深的愧疚激愤地说,“我走了,可是刘家人因我受到了牵连。刘福余被带到时杖子宪兵队,遭到鬼子的毒打,受尽酷刑,不知他的伤势现在怎么样还有刘大娘和刘家另外两位兄弟,我实在是惦记他们。刘家是一个有着国恨家仇的革命家庭,是最可信赖的基本群众。我进山后,才知道这是个人迹罕见的地方,为了尽快找到你们,前几天我乔装下山,半路上遇见了一个叫刘元柏的小伙子,这些东西都是他送来的。呐,快吃吧,海生哪,说说游击队的情况。”

    提到游击队,于海生的脸上立刻涌起一片阴霾,在满怀的悲愤中,恨恨地说:

    “我是二十几天前,受命十六专署驻锦热办事处的派遣,调到这里来接任游击队队长职务的。可是,在我到这里的头一天,鬼子就开始‘清剿扫荡’。代理队长孙海山负了重伤,我与游击队没有接上头,直到你来的前十几天,我才与游击队联系上。听这里的队员说,游击队人数最多时有三十几人。由于斗争残酷,牺牲了几名同志,有十几人派到曾克林司令员部下,随部队转战口里,还有两人因失去抗战信心而悄悄离开队伍。现在,游击队员连我在内只有八个人,其中三个是伤员。联络站被破坏,与上级失去了联系,三个伤员被老百姓藏在山洞养伤,其余几个队员都转入地下,分散活动。我们的队员早就盼着上级赶快派人来,华书记,你来了就好了,我们有了主心骨,可以狠狠地打击敌人!华书记,明天我设法将几个主力队员,这里有一支民兵自卫队我也联系上了。还有近日我发展的几个最可靠的基本群众,我把他们带进山来。”

    “好,好哇,小于,快尝尝山鸡rou,”华裕民说着挟起一只鸡大腿放进于海生的碗里,接着说,“明天你把他们都带来,大家在一起开个会,我们需要尽快开展工作。”

    “是,华书记,”于海生嘴里嚼着山鸡rou,像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忙放下碗筷说,“哦,华书记,我来时组织上给我开的行政介绍信,到现在还在我手里。刚到这里联络站已遭破坏,所以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的党组织。唉,这些日子,我一个人打游击,真像一只失群的孤雁,心里没着没落,说不好那种孤独和寂寞的滋味。现在好了,华书记,我把介绍信交给你吧。”

    于海生说着从衣内拿出介绍信递给华裕民,华裕民看过介绍信,听了于海生的这番话,感触颇深。他深知现在是革命最艰难、最残酷的阶段,离开党的领导,革命就无法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