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开业典礼(1) (第1/2页)
第二天,是六月一日。既是全球儿童的盛大节日,也是‘太湖疗养院’正式开业的日子。 一大早,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唱着歌,小河哗啦啦流水。 太阳出来的时候,疗养院的花草都带着露珠,显得绿意盎然,在阳光下生机勃勃。仰望天空,大片大片的白色云朵飘荡在空中。 疗养院的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彩旗飘飘。蔚蓝的天空中,飘满了大大小小的热气球。 从大门这儿开始,红地毯铺地。四周的环境,都被五颜六色的鲜花所笼罩。 疗养院的不少护士,都被挑选出来,穿上了迎宾服,暂时充当了礼仪迎宾。 红地毯的两边,站满了全国各地来的记者。只要一有佳宾入场,立即就会被记者的闪光灯所包围,咔嚓咔嚓的照个不停。 胡军带着新招收的保安,也是他在部队时的老战友,全部进*入了岗位。 不管是站在大门,还是站在其他区域,这些特种兵出身的保安,一个个都象标枪似的挺*立不动。 只要是进*入疗养院的客人,都会把自己的第一声赞美送给了他们。那些记者,更是将手中的照相机、摄影机对准了他们。 今天来的记者特别的多,因为前天发生的汽车站事件,各路记者都要抢着报导后续新闻。 昨天听说胡军等人已经被释放的消息,不少记者更是跟踪追到了疗养院。让他们失望的是,没能见到任何一个当事人。 不管是胡军、李守一、吕庆明,还是方圆圆、顾冬梅、许微微,所有的当事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到了最后,还是蔡元芳出面作出承诺,让记者朋友们今天上午来,会让当事人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 有了这么一个承诺,加上疗养院的开业典礼,本来就已经吸引了不少记者,今天来的记者明显增加了不少。 比起市里组织的大型活动,如果只说记者的阵容,也要强上了不少。 这些记者到场以后,就没有闲着,一个个对着保安和疗养院的外景拍摄了起来。接着,又拍起了放在广场两侧的花篮。 从早晨开始,就有不少表示祝贺的鲜花篮送了过来。 “百草堂龙天成送的花篮。” “乐市长送的花篮。” “这是常务副市长郝飞送的花篮。” “哇,公安局送的花篮。” …… 这一次的开业典礼,李守一提出了一条低调办理的原则。事实上,他们在太湖官场上,也没有几个熟悉的朋友。 当初签字仪式的时候,乐新民曾经出席。为了这样的原因,也给市政府那儿发了一张请柬。 其余的官方部门,就是平时经常要打交道的卫生局、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和城管部门。 至于金融机构,只是邀请了‘姑苏银行’一家。 前些日子对疗养院进行封杀的各家国有银行,反而是不请自到,主动派了代表前来祝贺。 只要是太湖官场上混的人,都会知道前天下午发生的事情。面对这么一潭浑水,不少人选择了回避的态度。 实在拉不下面子的单位,就让手下人送了一个花篮。好在李守一本来就是低调办理的打算,倒也不觉得丢了面子。 至于乐新民让人送来花篮,出乎了好多人的意料。其中的意思,许多人都在猜测。 刚刚走马上任的郝飞,也让人送来花篮,更是引起了太湖官场的不小震动。 公安局让人送来花篮,只是一种姿态,是对前天的车站事件,表示一种态度而已。 由于原任局长已经调职,只是来了一个办公室的副主任作为代表,算是应付一下。 至于那些基层的小官员,也只是让人送来花篮,谁也不肯参加这么一种会触怒冷书记的活动。 “华门送的花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呀?”有人叫了起来。 听到惊讶声,李守一先是一楞。然后,就在第一时间赶了过去。 到了一个又高又大的花篮旁边,他看到红绸飘带上的落款,确实写着‘华门贺’三个字。 再看被赠单位的那根红绸飘带上,写着‘莫要忘记普通百姓’这么几个大字。 “师父来了,师门有人来了。”在这一瞬间,李守一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充满了眼眶。 他怎么也没有想得到,在疗养院开业的大喜日子里,师门会来人送上了花篮。 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没有脱离师门的关注。 自己有了成功的时候,他们在旁边。自己有了灾难的时候,他们也在旁边。 有了这么一个认识,李守一顿时觉得自己的胆量,明显增加了许多。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