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应六公子之死 (第2/2页)
然坍塌,应三公子坠河,随同人员沿河搜索数日无果。 二月二十二,跟随应三公子前往北方抚民的队伍回京,其中一辆马车上拉着一具棺材,棺材中放着他們在河中捞起的应三公子的衣物。 严冬坠河,应三公子本就不会水,加上人們在河中发现了应三公子的衣服,朝廷已经判定应三公子身亡。 大赵之殇,全城缟素,无数百姓走上街头,人們目迎目送,看着那辆拉着棺材的马车越走越远。 因为庄子上消息来得没那么快,梅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梅香神思有些恍惚,但心里似乎又觉得有点不对。宝亲王前天就回了京城,到现在还没回来,所以梅香心里还保留了一丝希望,不听宝亲王亲口确认,她便不愿相信应三公子真地死了。 应三公子之死,加速了大皇子一派的衰败,因为有人説应三公子是被人谋害地,且矛头都指向了大皇子。 説着话的人自然没有证据,但正是因为没有证据,反而‘弄’得大皇子百口莫辩,对方没有证据他就无法针对‘性’反驳,只开口叫冤枉谁还会信。越是‘波’风捉影的事,越让人怀疑,日子久了怀疑就成了确信。 应三公子对大赵来説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不在朝中供职,却会在各方百姓陷入困境时出现,大赵建国十三年,各地天灾**不少,其中大半都是应三公子负责灾后事宜。 其实在‘私’下里,在百姓的心目中,应三公子的地位恐怕比永安帝还要高。 所以当流言传到了民间,这次的民愤堪比才刚过去的北方民变,皇帝再也不能包庇自己的儿子了。 永安十三年三月初九,这本来是一个好日子,但是在这一天,永安帝下诏,贬大皇子为庶人并逐出京城永不许入,皇贵妃吴氏教子无方同罪贬入冷宫。同时,永安帝下罪己诏,反省为人父却教子无方。 一道圣旨,一章罪己诏,大皇子和皇贵妃再不能翻身,永安帝却博得了同情,他从一个无情对亲生儿子下手的皇帝,成了一个为儿子痛哭的父亲。 梅香这段日子一直不曾回京城,宝亲王也一直不曾回来,不过他派人回来报过信,来人没有详细説,只带了话让梅香不要担心。 梅香相信宝亲王所以不担心,只专心关注牛牛的成长。 也许男孩子天生就是靠拳头説话的一族,在每天的摔摔打打中,牛牛的身体越来越好越来越结实,个头也开始窜高,饭量增大,话也多了,笑容愁容都多了。 听説牛牛他們一伙跟另外一伙孩子时常闹点小别扭,偶尔打个架彼此下个绊子什么的,梅香每次听完护卫的回报都会心一笑,牛牛越来越像正常的小孩子了。 宝亲王终于回来了,风尘仆仆满脸倦容,梅香十分心疼地接过斗篷,帮他更衣洗漱。 宝亲王靠在暖和的浴桶里,梅香在后面给他擦背。 “……下手的人是应三身边的小厮,我派去的人虽然跟在他身边,但比不了从小跟着他的近‘侍’,当他們发现应三出事时根本来不及阻止,好在他們应对得当,把应三救了上来。 那小厮是应家的人,他們派此事是应家指使的,便带着应三躲了起来。但是应三坠河的时候喝了几口冷水又在冷水里泡了一会,救上来后已经昏‘迷’了,到现在应三的病也没养好,所以他們现在还在北方藏着。” 应三公子果然没有死,但应家的人为何对应三公子下手? “那个小厮……真是应家指使的?”梅香问道。 “那个小厮已经回应家了,我怕打草惊蛇让别人发现应三还活着,所以没有让人动他,”宝亲王的眼神变得幽暗,“不过,朝堂上有消息,听説应六要进内阁了……” 应六公子?应三公子的堂弟,应家现任族长的儿子,三皇子的‘侍’读。 应六公子进内阁,这对应家来説可是好事,难道应家牺牲应三公子为的就是给应六公子换得内阁一席? 説起来以应三公子的资历,若是他想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让他进内阁怕是不会有人反对,可应三公子有自己的原则,他为朝堂出力为三皇子尽心,却从未替自己或者替应家谋‘私’利。 也许正是这样应家才会对他不满,不会让应六公子替换下他。应六公子除了身世显赫之外并无建树,所以应家才会牺牲应三公子,来替应六公子铺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