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章 洗脑教育的威力 (第1/2页)
曹秋月家里人口很不少——除了父母与她外,她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meimei。五个孩子!这家可真是能生!阿喜暗暗咋舌,可是再一想,其实也就比自己家只多了一个罢了,大伯家不也是三子二女吗,现在人都能生啊,反正没有计划生育,能生多少就生多少。 曹秋月果然向她娘要求送阿喜一个荷包,曹氏便拿出一个花样子的小册子里,让阿喜挑花样。阿喜挑了半天,只觉得那些花样子都好漂亮的,哪个都好,挑了半天,最后才挑了个梅花。曹氏便笑眯眯地拿出针线来,开始给阿喜做荷包了。 几天后,阿喜正在家中忙着呢,曹秋月来找她,将她叫到了一边,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她,阿喜接过,原来就是曹氏上次给她做的那个荷包,这么快都已经绣好了,宝蓝色的缎子制成,上面绣着几朵精致的红梅,顶部一个细细的红带子,下面还钉着金色的流苏,非常的漂亮。 “谢谢你!我好喜欢!”阿喜翻来覆去地看着,喜欢得不得了。曹秋月见她真心喜欢,也非常地高兴,大大的眼睛笑得眯成了小月牙儿。阿喜也顾不上干活了,拉着秋月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与她说起了女孩子的话题来。 就这样,阿喜在这个世界,真于有了第一个好朋友。 武掌柜仍然是三天来运一回酒,在产酒的一个多月后,江家的酒肆终于也筹建好了,于是这次,江家跟武家是一起来的,那一次的600多坛酒。是两家分的。当然这个里面,武氏分得多,而江氏分得少。至于比例,让他们两家自己去协商,这不关王家的事。 生意已经上了正轨,王泓宇便也开始专心读书。很少回来了。到是江家第一次来运酒时。江易晨还跟着来了一趟,特地把江家酒肆的那个掌柜介绍给王世安认识。这个掌柜是江家的一个旁支,江易晨的一个堂兄,年纪大概二十五六。人长得很精明的样子,不如武学文讨人喜欢,但做起生意来。也是很熟练的。 这个酒,三家当时商量的价钱是200文钱一坛,阿喜换算了一下。那就是100块钱一坛。后世的酒价阿喜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多少有点数,因为有时候家长请客,自然请的比较好的酒。那个时候一瓶一斤装的酒,能让那些男老师们夸奖一声好酒的,大致上是100来块一瓶,两斤的话也不过二百来块。一般喝得多的是口子窑、洋河、梦之蓝之类,虽然只是大众酒。但这是已经打出了知名度的。而像那些真正的高档酒,如茅台、国窑1573什么的,这样的场合,是不会有人喝的,她听同事说过,国窑1573,卖价是1550块,远比她家这个酒要贵。当然了,国窑1573是全国性的名酒,有些小奢侈了,跟她这小地方的新酒是没法比的。所以这个价位嘛……阿喜还算是能接受。 但是这些天下来,武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最后将酒的价钱定位在203个钱,竟然比当时定的价钱还高!阿喜当时知道了,有些吃惊,不过问过了才知道,原来这酒并不只是供县城的,比如江家,就全力主攻府城。府城地方繁华,有钱人多,自然喝得起价钱稍贵的酒。他们不怕贵,只怕不够好。这个酒果然不出江家所料,迅速主在府城扎稳了脚跟,还帮江家在府城开城辟地,江家在府城本来只有两家铺面的,现在短短时间,已经开到了七间,并且生意火爆。 而武氏,虽然没有江家这样的底蕴,但助着陈家的东风,他将周围几个县,经营得跟个铁筒一般,别的酒商,同样定位的酒,根本就插不进手来。一个武氏本来势力,二个,酒也是确实比一般人的要强得多。王家的酒石生意,红火看来是指日可待了。 销路不愁了,王家便全心全意地一心只顾生产。虽然请了两个人帮忙,可是远远不够,便又在村里请了好几个壮实妇人帮忙。后来又因为用的粮食与酒糟越来越多了,有心想请王世文专门来帮忙干活,可是没想到王世文却拒绝了,只好另外请了个村人,工钱当然比那几个妇人要高上一些,开到了二十五文一天。 现在家中条件比以前好了,一坛酒能卖203个铜钱,去掉粮食、人工、运费、存储……诸类必要开支后,每坛酒纯利润约有100文,王家能分得二成,就是二十文。现在每天能酿酒得大概300坛,有时候因为事多酿得少些,但平均下来每天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