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审问 (第1/2页)
面对气势汹汹的衙差,直到镣铐“喀嚓”一声锁上,何欢才想起自己与谢三之间还有一段未了的公案。她做梦都无法想象,有一天她竟然会被官差押上公堂。 此时此刻,何欢的手脚皆戴着冰冷的铁链,艰难地走在‘阴’凄凄的公堂上,眼前是沉着脸正襟危坐的吕县令,还有他头上那块黑沉沉的“明镜高悬”牌匾,她若是说自己不害怕,恐怕连三岁的孩童都不会相信。可是害怕有用吗? 何欢一步一步上前,眼角的余光朝四周瞥去,她没有看到林捕头及谢三,只闻白芍在公堂外啜泣,被衙差架走的声音。她已经命张伯去青松观求救,由她的母亲找沈经纶说情。先不论沈经纶愿不愿意出面,张伯能否见到她的母亲也是一个大问题。她该如何自救? 吕县令第一次见到何欢,不由地眯起眼睛多看了她一眼。人人都道林曦言是蓟州第一美人,他没料到,她的表妹也长得如此清丽脱俗。转念想想,他又觉得自己终于明白了。若不是何欢长得漂亮,她怎么可能与京城的贵人扯上关系,又怎敢奢望成为沈经纶的继室。 听到师爷的轻咳声,吕县令抓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厉声喝问:“何氏,你可认罪!” 何欢双手‘交’握,努力命令自己冷静。先前她离开沈家时,虽然已经出了一身汗,退了烧,但她回到何家后,大事小事不断,耗费了不少‘精’神,这会儿跪在冷冰冰的地上,她能清楚地感觉到,她又开始发烧了。 想着儿子软软的小身子,何欢紧咬下‘唇’,缓缓摇头,一字一句说:“大人明鉴,民‘女’不知道自己犯了何事。相反的。民‘女’有天大的冤情,还望大人为民‘女’主持公道。” “冤情!”吕县令冷哼,目光直视何欢,眼中多了几分探究。片刻,他清了清喉咙,朗声呵斥:“大胆刁‘妇’,竟敢诬陷朝廷命官,又在本官面前砌词狡辩,你可知该当何罪!” 谢三是朝廷命官?一时间,何欢心‘乱’如麻。当下。她没时间细思。只能低头喊冤。连连宣称自己绝没有诬陷任何人。 吕县令复又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沉着脸控诉:“昨日,你诬陷谢捕快讹你钱财。你还不知罪,真是死不悔改!来人——” “大人!”何欢恭敬地磕了一个头,“林捕头昨日拿人的时候,对整件事的经过一清二楚。大人若是不信民‘女’所言,大可以请林捕头出来说话。”这会儿,她只能相信沈经纶的判断,希望林捕头是刚正不阿,严守律法之威的人。 吕县令见何欢不慌不忙,也不忌惮“朝廷命官”四字。眼神闪了闪,偷偷朝师爷看去。 虽然谢三一早通知他,不想追究何欢诬陷之罪,但昨晚上,他听得分明。谢三很想教训何欢。就在不久之前,他又听说沈经纶根本不搭理何家的人,若不是何欢装病,沈家早就将她扫地出‘门’了。 得知此事,吕县令立马想到了一箭双雕之计,同时讨好谢三和沈经纶。他本打算把何欢绑上公堂,打一顿,再扔出去。这会儿,见她不慌不忙,不似无知‘妇’孺一般哀哭求情,他不免心里犯嘀咕。 炙人的沉默中,何欢的心中犹如吊了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她曾经听沈经纶说过,吕县令虽不似上一任县令那般贪婪‘jianian’邪,却也是昏庸小人。若他不分青红皂白定了她的罪,她恐怕再难回到儿子身边。 “大人。”何欢再次磕头,“表姐夫说过,衙‘门’的每一桩案子必有原告、被告。小时候,姨母教我认字,第一个写的就是‘家’字。她说,一家人就该相互扶持……” “大胆!”吕县令再拍惊堂木,“你竟敢威胁本官!” “民‘女’不敢!”何欢匍匐在地,诚恳地求情:“若民‘女’果真误会了谢捕头,民‘女’愿意向他赔罪,想方设法求得他的原谅。” 吕县令没有说话,只是捋着胡子斜睨何欢,心里暗道:她这身水绿‘色’的衣裳,把她衬托得似‘春’日的娇‘花’,难怪谢三会心动。这会儿我若是打伤了她,也不知道谢三会不会心疼。 何欢自然不知道吕县令心中的龌龊想法,她再次磕头,哀声恳求:“吕大人,若是民‘女’无法求得谢捕头的原谅,您再处置民‘女’也不迟。” 吕县令半眯着眼睛,正想给自己找个台阶,把何欢收押后‘交’给谢三,就见一个衙差疾步走来,对着师爷耳语了几句。师爷一听,脸‘色’微变,赶忙走到吕县令身边,附在他耳边低语。 师爷尚未说完,吕县令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岂有此理,林捕头呢!” 衙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