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4-225章 感情折磨 (第3/3页)
沈经纶一点一滴擦拭手指的鲜血,那‘艳’丽的红刺痛了他的眼睛,他没有眨眼,只是怔怔地盯着自己的手指。他相信,何欢终究会属于他,哪怕这辈子他都得不到她的心,至少他能得到她的人。 沈经纶一直在窗口站着,直至东方吐出鱼肚白,他才上了金疮‘药’,又换上干净衣裳,悄无声息地骑马离开。 蓟州城内,何欢起了一个大早,帮着白芍为全家人准备了早膳。她告诉自己,把自己关上一天已经够了,她若是觉得对不起沈经纶,就应该努力忘记谢三,回到以往的生活。只要她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做到。再说谢三迟早是要回京城的,“风‘花’雪月”四个字,怎抵得过时间和空间的消磨。 陶氏和曹氏都惊讶于何欢的态度变化,不过谁都没有提起,她们没办法把银票还给谢三。魏氏只当到手的一万两银子已经飞了,在一旁说了几句酸话,却又无可奈何,只是借口身体不舒服,又缩回了自己的房间。 何欢向陶氏和曹氏提及,何靖想练武的事。 陶氏自然是极力反对,何欢试图用“强身健体”说服她,奈何她认定练武之人都是粗鄙之辈,比不上读书人清贵,就是不同意。 何欢以为何靖一向孝顺懂事,一定会放下练武的念头。她忘了他只是十岁的孩子,又觉得陶氏和曹氏是最亲的人,脱口而出谢三也是练武之人,他也要像谢三一样,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陶氏一听这话,也不问何靖,直接对着何欢说,她与谢三之间,是不是不止“治伤”这么简单。 何欢语塞,不由自主想到她与谢三短暂的独处时间。 鉴于何靖并没有看到太多事情,何欢很快揭过了话题,但有了这个‘插’曲,她总觉得看到何靖,就会想到谢三,下午便借口看一看何靖上学的学堂,离了何家。 来回何家的路上,何欢隐约觉得身后有人盯着。她直觉一定是谢三又派人跟着她,以防她和沈经纶见面,顿时又气又恼,索‘性’站在大‘门’口大声说:“你们不用鬼鬼祟祟跟着我,不如进来喝杯茶?” 不消片刻,当他看到来人是沈家的家丁,不由地暗暗惊讶。她以为,前一日她让他们送信回庄子之后,他们没再回蓟州。转念间,她又觉得莫名感动,直觉认为沈经纶一定是怕“羽公子”再度‘sao’扰她,才会派人保护她。 夜深人静,何欢回到自己的房间,默念沈经纶对她的关心,历数他的优点,可真正让她思念的人依旧是谢三。 同样的夜空下,沈经纶很快便得知,何欢发现他正派人监视她。他问袁鹏:“她有什么反应?生气?” 袁鹏愣了一下,摇摇头,如实回答:“何小姐见过罗虬,不过第一眼看到他,她似乎有些惊讶,随即便释然了,看起来并没有生气。” 沈经纶想了想,自嘲地叹息:“她不是释然,大概是失望吧。”话音刚落,他正‘色’问:“罗虬没发现谢三,有没有发现其他人跟踪她?” 袁鹏摇摇头。沈经纶低头沉‘吟’,自言自语般说:“是谢三发现了罗虬,还是……不应该啊……他应该担心羽公子,他应该上‘门’找她——”他戛然而止,表情微变,沉声问:“你确认,她没有见过谢三?” 袁鹏回道:“这两日只有林家二小姐去过何家,再无其他人了。何家的张伯去客栈找过谢三,没有找到,何家应该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想来何大小姐一定没见过他的。今日何小姐出‘门’,也只是去了学堂而已。” 沈经纶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坐回椅子上。他相信,何欢突然不回庄子上,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些才子佳人‘私’会后‘花’园的小说,虽然都是杜撰的,但空‘xue’来风未必无因,他也曾是十七八岁的少年…… 沈经纶起身走到窗边,轻笑着问:“你相信因果报应吗?”他的笑容很淡,很苦涩。 袁鹏吓了一跳,赶忙回道:“大爷,在下只相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的时候,牺牲总是难免的……” “我不是说这个。”沈经纶摇头,“算了,你不明白的。” 袁鹏不敢接话,目光落在沈经纶的右肩膀。他知道有人刺杀何欢,他也知道主子舍命相救,之后又费了大力气,才在她面前掩盖事实。有时候他真的很难理解,主子到底在想什么。在他看来,主子大可以把何欢直接“绑”在身边,为什么要为她费那么多事?值得吗? 袁鹏不需要答案,他只是在心中想想罢了,他唯一要做的只是执行主子的命令。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想的一样。罗虬与其说是监视何欢,不如说是保护他,以防上次的刺杀事件重演。 沉默许久,袁鹏硬着头皮说:“大爷,吕小姐那边……” “随她吧,我们管不了她,只需先她一步找到谢三。”沈经纶一径望着夜空。这些日子,他特别喜欢看着黑漆漆的夜,又特别讨厌这样的黑暗。有时候他觉得黑暗快吞噬自己了,有时候他又觉得,他只能在无尽的黑暗中才能生存。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沈经纶的思绪。他循声看去,就见沈志华疾步走来。 待沈志华进了屋,沈经纶迫不及待地问:“林捕头那边,查到什么了吗?” “回大爷,暂时只知道,每次有村子遭打劫,林捕头都会向衙‘门’告假,去那些村子帮忙。” “原来这样。”沈经纶叹息。 沈志华用眼角的余光悄然看一眼沈经纶,稍一迟疑,从衣袖中拿出一封书信,小心翼翼地说:“这是谢三爷从驿站发出的八百里加急,给永安侯的。” 沈经纶一把拿过书信,嘴里问道:“从哪里发出的?” “东亭。” “看来他走得并不远。”沈经纶轻笑,迫不及待打开信封,微笑瞬时凝固了。谢三只在信上写了两句话:他非何欢不娶,请皇上赐婚。 沈经纶一把攥住信纸,紧紧捏在掌心,一字一句陈述:“这并不是谢三的字迹,原件在哪里?”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