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策划人_第一百四十八章:道-德-绑-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道-德-绑-架 (第2/2页)

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架起来的自信,就像一支气球,吹得越大,就越容易爆炸,最后难免会炸伤自己。

    “那照您这么说,国产品牌就只能走低端路线,高端商品就只能被外籍品牌占领了?”梁冬梅问。

    吴悠却轻笑摇头:“华夏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电器生产商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一味的追求高端只会让自己走不稳。”

    “现代工业的发展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比如我们要造空调,那么首先就要解决最核心的压缩机,但是我们没那个技术,怎么办?只能向外籍企业购买,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赖购买产品,在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自主研发,才是长久之计!”

    “现在我们只能做低端产品,但并不代表我们一直都只能做低端产品,量变慢慢累积成质变,以华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们不会一直落后的!”

    梁冬梅双目含光,她不是一个轻易就会被人调动情绪的人,但是吴悠的这几句话却让她格外提气,现在华夏民族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气魄,不卑不亢,自信务实!

    同时梁冬梅对这段节目是否能够播出有了百倍的信心,她相信这样的风骨是值得被华夏人民看到的,面前这个三十岁左右,在商界应该只能算是青年企业家的人,却有着一颗无比强大的心!

    “吴总,那您觉得这个时间会是多久呢?”

    吴悠沉吟了一会儿道:“五年!五年时间,我相信华夏企业就能够站稳脚跟,并且走出去!”

    梁冬梅沉默了,五年时间看似很长,可是改革开放已经多少年了?已经整整二十四年了,按照华夏农历生肖年,就是整整两轮,没错现在华夏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跟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一直在缩小,可事实上,我们还是落后的太多了,吴悠这个论断让她有些不可置信,五年时间真的能够迎头赶上?她表示怀疑,这也是华夏人普遍的心态。

    梁冬梅不是穿越者,所以她不知道在未来五年华夏的发展将是怎样的迅速,这是一次时代的大浪潮,而华夏就是浪头上的一支帆船,看似摇摇欲坠,却始终屹立不倒,终会迎来阳光明媚的风景。

    “首先做为完美的董事长,在这里我要澄清两件事情,第一:完美的此次电器嘉年华活动,国产品牌和外籍品牌的营业额对比跟外界媒体的报道是恰恰相反的,国产品牌占了完美营业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外籍品牌仅仅不到百分之三十,第二:很多媒体朋友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税法不是很懂,可以好好进修一下,比如某著名评论家薛中华先生,外籍品牌在华夏销售的所有盈利都是要交税的,所以并不存在国外企业把我们的钱都赚走了的概念!”

    吴悠在说第二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完全是在调侃了,语气很诙谐,不过要是真的能够在央视播出,估计薛中华就不会这么想了。

    梁冬梅趁着摄像机的机会都在吴悠身上,掩嘴轻笑,她甚至期待如果薛中华看到此次专访,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这可是在全国人民面前“扬名”了!

    这段访谈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二十多分钟,加上后期剪辑,可能也就十几分钟左右,听梁冬梅的意思,这次的专栏会在不同的领域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录制,最后剪成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可能会有三四个人的专访组成。

    吴悠也不以为意,要知道这可是央视,不要说十几分钟了,就算只有十几秒,打破头都不一定能上,至于到底能不能播出,吴悠还是有自信的,他在节目里的谈话技巧还是不错的,话题也吸引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论点是绝对符合“上头”思维的。

    在华夏实行的是精英政治,不论下面的官员怎么样,吴悠始终相信每一位身居高位的领导人都是绝对出类拔萃的人物,就像“胡大大”在他离任的时候说:在任期间他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了所有的热情和心血,在这点上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不然华夏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变成后世的样子?要知道英美等发达国家崛起也花了上百年。

    吴悠相信自己的论点足以打动“他们”,用后世的话来说,吴悠的论点里充满了正能量,理由充分、条理性强,完全符合华夏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理由落选。

    在2002年,华夏商人基本上都还在蛰伏阶段,能够站出来像吴悠这么自信发表观念的还是少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