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时代的弄潮儿 (第1/2页)
在吴悠的印象里,华夏的重工业始终是私企的禁区,而且投入大回报慢,也不适合私人投资,所以打从一开始吴悠就把企业发展的路线定在轻工业上。 而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这个阶段最耀眼的轻工业类别,就是电子产品,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小到电子表大到电视机,人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跟这些电子产品脱不开了。 电子产品的崛起是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吴悠有着先知先觉的优势,没道理不用,在吴悠的规划里,华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复读机到MP3,只是一个过渡,最终吴悠要做的其实是手机! 如果说把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个阶段称为互联网时代的话,那么从2010开始,智能手机的出现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而其中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10年6月8日凌晨1点,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10)在旧金山MosconeWest会展中心正式发布。 不论后世怎么吐槽,爱疯手机从四代-开始就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象征,也正是从爱疯四之后,安卓系统开始获得手机厂商的青睐,接着就是智能手机开始了爆发性的增长,以诺基亚为首的非智能手机开始推出历史舞台。 而后世的小米在2011年8月16日发布之后也迅速的占据了大片市场,并且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从一家注册资产仅有5000万的小公司,变身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巨无霸,这样的发展速度,除了证明小米的CEO雷军的能力外,只能说明小米赶上了好时候。 5000万到450亿的估值,当中的差距简直让人疯狂,而小米完成这样的华丽变身用了多长时间呢?仅仅三年,这样的突飞猛进,仅仅靠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弄潮儿,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是吴悠商场沉浮多年累积下来的认知。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电脑最尖端的科技始终掌握在两家公司手里,一家是英特尔,另一家是AMD,在计算机CPU核心方面,要想绕过这两家公司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即便是联想这样的巨头,依然只能使用这两家公司的CPU。 但是后世的华为却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手机CPU,相比于计算机CPU,手机CPU需要的技术含量要低一个层次,涉及的技术壁垒也相对少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时间达到二十一世纪后,真正意义上的发明其实已经很少了,大多数的创新都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掘研究,这样一来就不得不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技术壁垒,事实上有很多技术其实华夏是能够做到的,可是为什么没有相关的产品出现呢? 就是因为技术壁垒,华夏的科技发展始终处于落后阶段,很多路已经被发达国家堵死了,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华夏始终保持着技术封锁,要想绕过这些技术壁垒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吴悠在企业规划上就不得不往移动互联网上靠,一家没有掌握核心科技的电子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做大做强是几乎不可能的,在美国十几年给吴悠最直观的印象感受就是所谓的发达国家,你在弱小的时候,它会欢迎你进入它的市场,而一旦你壮大到可以威胁到本土企业的地位时,它就会开始设置各种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的本土企业,华夏多少优秀的企业倒在了上面。 当然现在还是2002年,谈移动互联网还有点远,所以吴悠目前要做的就是依靠MP3这个切入点,来入手互联网,按照后世的记忆,2003年左右将会是MP3开始爆发出威力的时候,小巧精致的外观和便捷式的听觉享受,让MP3一经现世就受到全民追捧。 互联网企业虽然是内容为王没错,但是硬件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吴悠的规划里,MP3是他入住互联网的一个支点,目前发展智能手机条件还不成熟,华音今后的任务就是积极做技术累积,扩充实力,MP3既是支撑互联网的硬件标配,也是他今后的钱袋子,最少在两年时间内,可以成为他的现金奶-牛。 而刚刚收购的奇美电子,吴悠已经要求全面搬迁到深市,奇美电子在液晶面板上的潜力,绝对是整个华夏名列前茅的,在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内,液晶显示屏都是电子产品市场上的主流硬件。 可以说只要是跟显示相关的电子产品都离不开液晶面板,奇美的发展潜力其实比华音更加恐怖。 “奇美的搬迁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吴悠问道。 纪箐箐今天穿了一套香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