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说书人摇扇画江湖 (第1/2页)
望月楼上,姜小蛮三人择了一处靠窗的位置。 窗外,风声雪声倒也别具一番风味。 兴许是雪愈下愈大的缘故,原本趁着天晴外出踏雪赏雪的百姓散去不少。 这会儿,北凉城中倒是静谧的很。 风雪虽大却丝毫影响不了城中酒馆茶楼的生意。 眼下正值深秋,正是南北行商赶在大雪封路前在今年做的最后一趟买卖。 北凉城作为大夏朝北地最大的城池,自然热闹的紧。 若非是一场突然而至的雪,城里四通八达的街道该会是热闹的深夜也依旧难掩喧嚣。 下雪有下雪的好,恰好让疲惫了一年的江湖客和南北行商们借此机会歇歇脚。 约上四五个相熟知己,亦或者是萍水相逢却志趣相同的新友,择一处心意的酒楼,再来三两坛或淡或浓的美酒,四五碟或精致或扎实的下酒菜,来一场听风赏雪无疑是一件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事。 这个时候若是身边再有红颜知己相伴,此番韵味无疑要更加增色不少。 北凉城地处北地,年年有雪,自然也就少不了雅士狂客们咏雪颂雪诗词。 只是今年这场雪来的突兀,却并不曾听说有几句佳句传出。 姜小蛮会识字也会读书,只可惜要说写诗作词来,却是一窍不通。 看着窗外雪落梅花开,倒是惬意的紧,可真让他抒情来咏雪却可就难为少年了。 姬小月跪坐在窗前软塌上,两只小手扒着窗子,下巴磕在窗沿上,乐呵呵冲着身旁问道:“姜小虫,你说这雪像不像樊城的梨花呀?” “你别说,还真是有些像呢!”姜小蛮将手伸出窗户让雪花落在手上,轻笑答道。 萧颖手捧热茶轻酌一口,看着小姑娘浅浅一笑道:“梨花确实像雪不假,可若是和苹果花比起来,似乎苹果花更像一些。” “苹果花?”姬小月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萧姑娘,揉了揉下巴不免有些好奇道:“我只听过朱果,梨果,桃果,这苹果确是第一次听说,萧姑娘你说的苹果好吃么?” 萧颖看着小姑娘,不免有些诧异道:“咦?小月亮你没有吃过苹果呀?” “没……没有!”姬小月思索了半天,然后认真点点头,一双澄澈如湖泊一般的大眼睛眨呀眨,看着萧姑娘兴致勃勃问道:“你还没有说呢!苹果好吃不好吃呀?” 萧姑娘放下手中茶盏,掩嘴轻笑道:“自然是好吃的,我小时候随娘亲隐居的山谷里啊,生长着不少苹果树,果子成熟后红的发甜,青的发酸,黄的甜里带着酸,还可以做菜酿酒呢!” “苹果最早源自于西域周朝,后来传入中域虞朝,因为特别适应中域的土壤环境,所以便被当地百姓们广泛种植,就和咱们南域的梨树一样,很多地方都有。”姜小蛮坐回到桌前,给自己倒上一杯清茶,捧在手间,轻笑道:“这种果子在南域可很少见,通常市面上的都是由那些行商们从中域和西域拉来贩卖的,一路车马而来,所以价值不菲。” 想了想,姜小蛮看着姬小月又补充道:“因为深受禅宗诸多高僧喜爱的缘故,那些大修士们深信吞食此果能有助于增长灵智,所以苹果又被称之为智慧果,在南域贩卖时那些果商们大多也爱用这个名。” “唔唔,这样啊!”姬小月点点头,娇憨道:“原来就是智慧果啊,在樊城时我见过的,不过那黑心肠老板当初卖一两银子一个,还不过拳头大,二两重都没有,我当时犹豫了好久也没舍得买,难怪没有吃过呢!” 小姑娘说的倒也是事实,自小在樊城江湖里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长大,鬼婆婆常年隐居,身上自然不会有太多黄白之物。 所以姬小月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月能从鬼婆婆那里得来的月钱不过二钱银子,除了买些几个铜板的小吃嘴外,大多都是被她小心翼翼悄悄存起来,想着等哪一天存够了银子便给常年在外面四处奔波的爹爹买一双上好的靴子,一定是要用最好的水牛皮,内里则必须是要用上好的蚕丝锦泰棉。 都说女儿是爹爹的小棉袄,这句话可掺不了半点假。 后来跟着厨艺在小姑娘看来是天下无双的俏师父那儿学来了一身不俗轻功,于是便化身成为了樊城第一女飞贼。 这银子倒是从樊城里那些个‘为富不仁’家伙们身上顺来不少,可都被心善的小姑娘分发给了城里城外贫民窟里的小乞儿们了,真留在自己身上的却从来都没有太多。 当初在樊城初遇姜小虫时,正值姬小月发愁没钱给那些尚不能独立便因为身体残缺亦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被父母抛弃在贫民窟里的小乞儿们买米买秋冬两季穿的厚衣裳的时候。 若非如此,小姑娘也不能铤而走险跑去招惹魏三一众红尘带刀客。 那一日,恰逢在姬小月看来是世界上最傻的‘小傻瓜’牵马入樊城。 她抢走了那个傻瓜的马,可偏偏却被那个傻瓜不知不觉间给偷走了心。 姬小月趴在窗户沿上看着窗外风雪发呆,低声喃喃:“苹果,应该很好吃吧?” “苹果很脆也很甜,但是苹果花更美。”萧颖挨着小姑娘坐,抬手轻轻点了点姬小月被风雪吹得有些通红的小脸蛋,轻笑道:“我坐大船一路南下时见过沿岸的梨花,确实很美,似雪一般无暇。可兴许是小时候见惯了谷中苹果花开,总觉得其实苹果花才更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