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习俗 (第2/2页)
戒指。不过你外公他送了我一对镜子,当时别提多高兴了。” 外婆一边激动地说着,回想着那些让人难忘的甜蜜回忆。从箱子里舀出一对镜子摩挲着,很普通的两面成心形的镜子,在老人心里意义非凡。 放下镜子外婆又打开旁边的一个包袱,里面竟然是一件红色的嫁衣。看上去保存的很新,样式是很久前的。应该是外婆结婚时穿的,看外婆那脸上灿烂迷恋的笑容就知道。 还有一个柜子,除了油漆磨损了一点其他一点毛病没有。还有一个八仙桌,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一对旧年代的摆钟,还在滴滴答答这些东西都被保存的很完好,估计过些年都能当古董了。 外婆不知从哪里舀出一个盒子,盒子很是精致,但是打开里面只有几个手帕。看着外婆怀念的表情应该又有一个故事。 “外婆,这手帕上面的刺绣和您叫我的一样,这几个手帕是您以前绣的吗?”。 “这是我母亲绣的,小时候饥荒时母亲带着我逃到苏州,但是就是靠着刺绣养活我。后来母亲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了,只留下这几个亲手绣的帕子留个纪念。和你爷爷结婚后世道也乱搬了好几次家,看见这手帕就想哭,你外公就藏起来不让我看。原来在这,保存的好好地。” 外婆这次没有哭,很灿烂的对着手帕笑了。也许在告诉她母亲自己现在很幸福吧。 “外婆,以后的日子会更好的。” “现在已经很好了,有你们在身边就满足了。” 外婆把苏晴搂在怀里,祖孙两人看起来那么温馨。 突然一个想法在苏晴的脑海闪现,舀刺绣作品送礼也不错,绣好后简单的装裱,日后想挂在墙上观赏或者该做屏风随主人便。刺绣很是费时间,但是苏晴的能力在,时间问题就不用担心。 第二天一早苏晴就离开了家门,要去买绣布和绣线。空间里的五彩蚕丝有很多,但是苏晴觉的用那么珍贵的丝线绣太浪费,关系也没好到苏晴那么大方。 合适的丝线真的很难找,苏晴跑了很多家也没挑到合适的。色彩齐全,绣出来的效果好就要用真丝绣线,但是那些线的质量不能让苏晴满意。 苏晴进了一家小店,店里几乎没怎么装潢但是干净整洁。苏晴打量着,墙上挂着不少绣品,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是刺绣中的上品,想必绣娘也是个大家。从观察看那些绣线也是上好的。 一见苏晴来了,立马有人热情的招待。 “我是这里的老板,看您需要什么可以优惠。”这个老板很是年轻,也就二十几岁。 “这店里卖绣线吗?”。 苏晴的问题让对方愣了一下,片刻后反应过来。 “有,但是没卖过,还没遇见您这样的客人,客人需要的话可以卖些给您。” “我想自己绣点东西但是没买到合适的线,麻烦您了。” 苏晴没想到对方很爽快,人已经去舀线了。这家店的绣品出色,但是生意似乎不好。应该是销售方面出了问题。苏晴很是喜欢苏绣,还想着开家服装店,衣服全用苏绣加工。回去让顾敏之帮自己开一家,倒是可以拉上这家店合伙。 “客人,您的绣线。” 苏晴接过手看了一下,果然是和绣品用的线一样。 “谢谢,这些多少钱?” “您就给个进价就行,五百。我们毕竟不是做这个生意的。” “这些线比其他店好,价格却很便宜。 “你店里的绣品很出色,都是是谁绣的?” “都是我妻子绣的,我们原本在江苏有家店。但是那里辜家仗着财大势大,我们没了生意。无奈来了北京还是没怎么有生意。”店主说的时候神情很是忧伤,应该是很困难。 “我有个朋友也许对苏绣有兴趣,我回去问问,也许你们可以合作。”苏晴觉的能相遇就是缘分,就帮帮他们,对自己也会有利益的。至于辜家,看看再说。 “会连累你的朋友的,辜家说了不会让我们有生意的。” “放心吧,我的那个朋友不怕辜家。再见了。” 苏晴说完没等对方反应已经离开了。 等到苏晴回到家的时候,外婆正在剪窗花,伯特给自己找了个好工作就是贴窗花。 第六十一章习俗 第六十一章习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