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臣_第四十一章 何用孤高比月云(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何用孤高比月云(下) (第1/2页)

    迟布衣摇头道:“真是胡闹。”

    但他面上神色,却带着一丝沉吟。

    他所看到的计划,可以说是有一些想当然的天真,不管是古文运动,还是开办新学,都是翻天覆地之巨变。

    这改变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体制上的,而是思想上的。

    整改文风这一条,他尚且可以理解,事实上,华丽的骈文走到今日,已经差不多到了尽头,若能别开局面,想必会另有广阔天地。

    更何况,迟布衣本就不喜奢靡华丽的文风,这项改变,正合他的脾气,如若真要实行,并能成事,他的名字会永远地留在史书的丰碑之上,供后代文人瞻仰。

    千百年后,时人若是提起文坛大家之名,必然有他迟布衣在列。

    这甚至是比帮助治理一个国家,更为高尚超然的荣耀。

    迟布衣翻覆思量许久,最后认为,这件事,大可做得。

    但聂然所写的第二桩,他却是有些看不明白了。

    算学,几何,物理,化学,医药……聂然在给出每个名词后,又举出例子,简要说明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以便于迟布衣理解。

    医药最为直白,就是本来意思。

    算学,简单地说来就是算术,这也是最易理解的。

    几何,聂然举了两个例子,勾股定理,圆周率,迟布衣便立即明白,正确的称呼应是“形学”。

    至于物理,在这个年代,还未曾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聂然大致将时间,空间,光影,力,重量这些内容,归于物理学。

    化学,在这个时代的雏形是炼丹术,以及制造火yao等等。

    聂然虽然肚子里有基本的学科知识,但却对古代的科学发展水平不能很好的了解,释义起来要么太过跳跃,要么有些偏颇,也亏得迟布衣博览群书,即便是各种杂学也有涉及,硬是看懂了她这些乱七八糟的解释。

    对于聂然打算整改文风一事,迟布衣赞成得毫不犹豫,但对于她的第二桩计划,却很是不理解。

    他指着纸上物理化学几何算术这一行字,问道:“这些东西,于治国有何益处?难道算明白土地几何,知道丹药是如何炼出来的,明白那些时间,空间,力,重量,可以把国家治理得更昌盛?”

    虽然他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更为庞大深远的计划,可是限于时代局限,看不出真正的作用。

    聂然一时语塞,不知道改如何解释。

    她总不能说,因为她来自另外一个历史分支的千年之后,知道在未来的未来,隔着海洋的国度会远渡而来,而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这些旁门左道奇技yin巧,结果上亿人民在苦难中挣扎了许多年。

    这种事,先别说根本不能透露,就算她说出来,迟布衣也未必能相信。

    心里琢磨半晌,聂然实在找不出好理由,只有干脆拿出小聂丞相的特权,道:“不管有用无用,此事必须施行,你做是不做?”

    她不肯讲道理,迟布衣也有法子对付:“若是两事并举,恐怕迟某人分身乏术。”这虽然是推脱之语,但也是大实话,光是古文运动一项,便要耗费大气力,开文会,写文章,辩文辞,明文理,无一不是耗费心力之事,若想在短期之内焕然文风,更是行止艰难。

    而设立学府,开办新学,这一项则是比改革文风更为艰难巨大之事,这其中不仅仅要汇集文学大家,更要想方设法,搜罗来在其他方面有专长的人物。

    最大的阻碍,在于人们心中的观念。

    就连博学如迟布衣,也不曾对这些文学以外的学科加以重视,他了解这些东西,只是习惯性地多读书而已,并不将其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也不认为会有什么作用。

    就连极有见识的迟布衣,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看出迟布衣的推辞之意,聂然有些失望地道:“当真不行么?”

    迟布衣望着她秀雅的容颜,微微不忍,委婉地道:“或许我当真学问不够,无法参透聂相的深意,不如这样,聂相,此事纵然要施行,也无法在一年半载中做来,何妨暂且搁置一旁……抑或,你可以去问问云之的见解?”

    聂然默默地点了点头。

    两人俱安静了片刻,迟布衣将那一摞纸还给聂然,又再度开口道:“在迟某主持丞相府事务之前,可否先向聂相讨一个承诺?”至于那纸上的内容,他看过一遍遂背了下来,倒不需要带走。

    “请说。”

    “得饶人处且饶人,今后我主事之际,如是有人冒犯聂相,我当只惩戒参与者,放过与之牵连之人。正如今日那几名刺客,他们自是该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