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妮的故事,偶木兴趣 (第1/2页)
高进摊开手,一脸无辜:“孩儿哪敢胡来!孩儿只不过是因为吃过三公主的亏,所以多留了个心眼,处处留心,事事小心罢了。” “不象话。”高成一拳重重的锤在书案上,铁青着脸问道,“这事就是这样的?” 当然,至少表面上就是这样滴。高进童叟无欺的点头。 高成挑眉凝视着儿子,突然,深吸一口气,掀起前袍,一屁股坐在太师椅里,挥挥手:“嗯,没事你就早点回公主府。记得让虎子今晚回来一趟。听说你大婚,边关的将士们备了份礼过来。山子顺路给虎子捎了点东西,现在搁我这儿。也不知道是什么,你让他早点过来取。” 经过十来天的朝夕相对,高进已经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老爹的话向来不多。他的话越简短,就越真;反之,越是泼水不入的长篇大论,就越假。 很少听到老爹一气说这么长的句子。她笑着点头应了。 目送儿子离开,高成惬意的靠在椅背上,枕着双手,嘴角噙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公主府门前铺着的红地毯还没有撤去。长安戴着顶玫红色的绒帽,穿着一袭石青色的长棉袍,撑着腮巴子,坐在台阶上,不眨眼的盯着路口。 突然,路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顿时喜笑颜开,飞跑着迎了上去:“少爷!” 高进看到他挥舞着胳膊远远的跑过来,跳下马,把手里的缰绳随意的扔给他:“长安啊,你什么时候到的?家里还好吗?唔,你的新造型很不错,少爷我很喜欢。继续保持,小红帽。” 长安屁癫屁癫的牵着马,叽叽喳喳的说开了:“少爷,小的回来老半天了。家里都挺好的。小的的二爷见小的跟着少爷,日子过得挺光鲜的。他家里的儿子们都长大娶了媳妇,分家单过了。所以,他就带着小的的二奶奶一道从老家到京里来了,想跟着少爷混口饭吃。少爷,小的的二奶奶可能干了,针线活更是全村出了名的好。这新衣新帽,还有新鞋都是小的的二奶奶做的。您瞧瞧……” 高进闻言,转过身子,喜道:“真的,你家二爷到了?” “嗯。现在人就在门房里呢。”长安咧嘴笑得星光灿烂。 高进四下里张望一番,敛了笑:“既是你小子推荐的,又是你的二爷,少爷我定是信得过的。大冷的天,你家二爷老远的过来投奔我,不容易。这样吧,你带了他们俩去找周mama,就说是我说的,先安排个地儿住下,明儿再带来我见见。还有,找个人去二门请虎子到书房来见我。” “是。谢谢少爷。”长安一高兴,竟然丢下马,自个儿跑去门房报喜去了。 高进撇撇嘴,拾起缰绳:“这孩子!” 进了府,看到内侍们正在拆除围幛和红地毯,她负着双手看了一会儿,径直去了书房。 书房里还没有整理好。周mama带着三个侯府跟过来的婆子正在给她收拾里间的暖阁。不管怎么说,得在天黑之前,把睡觉的地方拾缀出来。而高成送了她整整三大箱名家名经,和她历年珍藏的一些小玩意都用簇新的红木箱子装了,摊了满满一地。放眼望去,书房的外间连个站的地方都木有。 见她进来了,周mama大呼小叫的把她往外推:“哎呀,少爷,里边尘土飞扬的,可不是您呆的地。” 高进笑了笑,任她推着出屋,在外边的门廊下负手站定:“周mama,里边今天能弄好么?” 周mama取下头上罩着的白棉帕子,擦了一把汗,笑道:“全归拢好,一天是不够的。不过,暖阁很快就能收拾好,保证您晚上有地儿睡觉。” 高进很满意,随口问道:“长安来见过您了吗?” “奴婢抽不出空来,让长安自个儿领去了西边的下人院里。”周mama脸上的笑容微敛,“少爷,这事不用跟三公主商量一下吗?” “她的事,我没兴趣掺和。”高进扭头看着院子里,哼道,“我的事,她也休想插手。” 周mama讪笑着低头称是。 见虎子打月亮门里进来了,高进扔下一句“您忙去吧”,朝着院子中间的大陶缸走去。 双人合抱的酱色云纹外翻边陶缸摆在甬道的交叉点上,足足有一米来高,里面喂着十来尾一尺多长的红色锦鲤。这是包括侯府在内的其他大陈人家院里不曾见过的摆设。她双手撑着缸沿,看着里边自由自在吐水泡的锦鲤,暗暗生疑:难道是巧合吗?设计者也有着和老北京四合院一样的品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貌似还应该要种几株石榴树吧。 可是,如果她没认错的话,东南角里那十来株光秃秃的家伙应该是杏树。 “世子爷!”虎子站在她后面,拱手行礼。 锦鲤们被惊得四下逃窜。高进神游归来,转身靠在缸沿边,袖着双手问道:“听说你们抓了几个人?” “是的。一共五个,都穿着黑色夜行服,其中为首的那个受了重伤。属下略懂医术,帮他上药包扎了伤口,已经没有什么大碍。”虎子悻悻然,“可是,他们嘴紧得很,什么也问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