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拜访外祖母 (第1/2页)
多谢海笑风童鞋的平安符,另外求票求订阅! *——*——* 渐渐入了夏,刚进六月,天气越发的闷热。 昨夜一夜狂风骤雨,花园香径落叶雨打。 清晨,骄阳还未升起时,天气还算得上是凉爽清新。 韩暮华踏着晨露去清秋阁请安。 曹国公夫人刚起身没多久,在清秋阁抱夏内喝茶。 玉清打了帘子引韩暮华进来。 “儿媳给母亲请安,母亲万福。” 韩暮华一袭淡黄色绣百柳图案细丝薄衫,螺旋髻上只插了支碧玉棱花双合长簪,微施了淡妆,整个人瞧起来玲珑清透,格外的舒爽。 曹国公夫人让丫鬟放了绣墩在她身边,叫韩暮华坐下。 “暮华用早膳了吗?” 韩暮华闻言微笑摇头,“天气热起来,儿媳越发的懒怠了,趁着晨间凉爽,来给母亲请安,再赖在母亲这里蹭了早膳。” 她这么一说,曹国公夫人笑起来,大儿媳八面玲珑又好强,做事管家能手却说话时常尖刻,比之韩暮华,少了份真性情。而且她本就偏爱李濂一些,爱屋及乌,对二儿媳也就更加的包容和喜爱。 人都是自私的,做到大公无私太难,不知不觉间,内心的天平就会倾斜。 “你是个有口福的,今早顾嬷嬷亲自下厨做了玫瑰糕,清甜可口,配上一碗银耳燕窝,这个时节吃正合适。” 说话间,顾嬷嬷已带了小丫鬟过来布置餐桌。 如今,曹国公夫人能说话的人很少,三小姐未出阁,许多事都不好与她言明。金氏整日又被府上的琐事缠身,也没多少工夫。曹国公每天上朝,早晚才能见上一面。加上他从沙场养成的威严,不喜欢将朝堂的事与曹国公夫人商量,夫妻感情其实并不是很好。李濂就更别指望了,最近就连韩暮华都很少看到他。府上的两位老姨娘,只有陆姨娘偶尔陪她说说话,所以韩暮华每日的陪伴就显得格外的珍贵。 韩暮华亲自动手给婆婆盛了粥。 曹国公夫人乐呵呵的看着她忙活,突然想到了一事。 “昨夜国公爷回来和我说。圣上要招你们夫妻进宫,怕就在这两日就会下圣旨。” 韩暮华这才想起。她与李濂成婚一月有余,还没有进宫谢恩。 察觉到韩暮华微惊的眼神,曹国公夫人以为她害怕入宫。 笑着安慰:“谢个圣恩,也没什么,到时候,我们一家都要去,见过圣上、皇后娘娘和太后老人家就可,暮华,你莫担心,跟在母亲身边便是。” 还要见皇后娘娘和皇太后…… 韩暮华以为只要和李濂给皇上请个安就行了。没想到还要去内宫,那岂不是也有可能碰见堂姐贤妃娘娘? “母亲,到时候,后宫娘娘们都在吗?” “暮华是想家姐了?”曹国公夫人眼中带着一丝心疼。 其实韩暮华对这位贤妃堂姐并不熟悉,仅存的印象就是她奉诏回韩国公府探望那次。她只是不想进宫的时候节外生枝。彼时,大选结束,或许会有许多她不想见到不想惹的人。 她笑了笑,权当默认。 “这个母亲也不知,若是太后正巧招各宫妃嫔,那兴许我们能遇上。” 听到曹国公夫人这么说,韩暮华才稍稍放下心。 陪着曹国公夫人唠会儿嗑,韩暮华才回了陶然院,赤芍伺候她换了衣裳,她便拿着帖子乘着马车去了毅勇侯府。 前段日子就想去拜访了,但因为三小姐的事按捺了下来,直到前几日毅勇侯夫人亲自下了帖子来请,她才能去赴约。 毅勇侯府在正阳门北街,离曹国公府并不远,两刻钟便到了。 妙珍扶着她下了马车,妙函在一旁撑了油纸伞为她遮阳。 府门前早有毅勇侯夫人身边得力的嬷嬷迎接,青帏小轿将韩暮华抬到了内院。 韩暮华下了轿,进了个种了许多芭蕉的园子,这园子流水叮咚,假山嶙峋,倒是比其他的地方凉爽许多。 老嬷嬷看她打量四周,笑着道:“咱们府上老夫人这园子里有个冰窖,因临着水,这活水流出来都是沁凉的,园子里遍植绿树,所以比其他地方要爽快的多,最是适合夏季避暑。” 果然,阀门望族多注重享受,这园子中光冰窖就造价不菲。 来到园中的瑶台就听到抱夏里传来人声,然后翠珠门帘一动,三夫人就激动地快走过来。 “暮华!”三夫人爱怜又疼惜地上下瞧着她,一月多未见,韩暮华因每日食疗汤药,反而长了些rou,脸颊红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