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4、基本医疗知识的必要性 (第2/2页)
不知道应该不应该避讳的了。 晴雯彻底无语了,你这才想起来,也太慢了吧?我们早包好了:“我们姑娘已经包扎好了,我们有手帕,我们姑娘用簪子撕开的。何将军还是先照顾了夔家公子吧。这火势不等人!”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还是习惯了,这烟好像小了。 这何澈初让晴雯这么一说有些不好意思,不由就抬头,于是看过来,正好和黛玉目光相对,两人赶紧移开,眼波才动怕人猜。 何澈初掩盖着转向李之壁说:“李老板你的伙计呢,让他们用——什么板子把伤员抬出去吧。” 李之壁说:“好的。我怕他们万一说漏嘴了,没让他们先走,正在那边等着呢,不是这有女眷,这……” 这里的女眷,东平王妃是个老太太级别的了,无所谓;楚盈可还是个年数不大的寡妇呢;更不用说黛玉和穆盛年都是姑娘。就是穆盛年跟人私奔了,穆家也不是想人知道的。可是现在这个情况,还顾的了那么多么? 这时候虽然按晴雯的逻辑什么也不应该讲究了,可是也不能就这么说,谁知道以后外头会不会有什么闲话啊,要是有个万一不是害了黛玉么。楚盈一时也没发言,毕竟女儿的一生事都在婚姻上,名声太重要了。 黛玉想了想,今天的事不能老这么迟疑着,就说:“李老板,请问您这里有适合能做面衣的料子么?我们女眷用了面衣,也好不耽误……事情。” 面衣这东西在女人还出门的时代很是盛行过。现在民间也常用,不过小姐夫人们都不出门了,所以在上层反而不常见了。现在黛玉说起,大家才想起这么个好东西,就说司马光那么严谨的家风,要求是:家中女人无故不得出门,有故出门,必须“拥蔽其面”。换句话说出门不是不行,非要出门的话,只有“拥蔽其面”就可以了。如此大家都可以,现在时刻用上面衣自然就不伤男女避讳的体面规矩了。 东平王妃也不由看向黛玉,不过隔着柱子,就看见那穿着碧色联珠孔雀纹软毛锦衣和曳地织飞鸟描花重锦裙的一线侧影,只能看出这姑娘秀颀婀娜。这的时间能想出用面衣,倒是个聪慧守礼的姑娘。 李之壁是个行动派,早跑去找可以做面衣的料子了。这边何家兄弟开始给那倒霉的夔公子包扎,不过这俩少爷的包扎技术实在不让人恭维,夔公子都进气少,出气多了,自然没力气表示什么,不过穆盛年对这两个家伙对自己情郎的“虐待”无比愤慨,大声怒骂。 何澈初还好,何澈易因为是穆盛年重点语言攻击对象,何况他也素来不是好脾气的人,当然忍不住出言回击。 要说何澈易也挺倒霉的,好不容易回京,正想休息一下,和家人老友们叙叙旧什么的,结果今天本来好好,才和自己堂弟说几句话,喝点小酒,却突然被姨母急招到这里,到了门口才知道居然是抓jianian——自己那倒霉表弟居然和姨母一辈子最无奈地那个女人私奔了。现在又发展成这样,又是刺客又是火灾,问题是他根本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回事,穆家和谁有这么深的仇恨啊?他们何家数代名将辈出,也没赶上过这样的事啊?这建国时册封的四王八公,现在有实权的不多,成气候的更少,怎么居然有这么厉害的仇人啊? 虽然何家俩少爷的包扎过程被伤员家属,不对,恋人认为是故意虐待,但是不能不说,挺利落的,速度快,包裹全面,基本和晴雯前世看过的西方恐怖片里的裹尸布一个用法。这俩位要是上了前线,一定得有军医跟着才行。 这时候,李之壁带了个小么儿各抱着两三匹料子进来,看来是这个时候还考虑给这些贵客们个选择机会,真是太细心,太会做生意了,都成本能了。 不过这些女眷们倒没什么太多想法了。晴雯赶紧要去拿,楚盈拉住低声说:“先给穆家一匹。” 晴雯过去,见穆家人不动,不知道是因为穆老太太不用了,这穆小姐也估计不需要,仆妇们自然也不用的,所以才不动;还是没顾上。反正晴雯按楚盈说的,把李之壁手里最外头一匹给了一个看着伤不重的,也没拉住穆盛年的穆家一个媳妇。自己拿了另外的一匹。手感一样啊,都是罗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