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大隋_第四百三十三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2/3页)

财宝啊绫罗绸缎啊都要归始毕可汗!

    裴矩含笑答应了,反正是空头支票,开了也就开了!

    始毕可汗也不是笨蛋,他派出了自己手下能干的史大奈!

    始毕可汗让史大奈带着突厥大军到了太原,然后又到了李渊帐下听命!名为听命实在监督!

    这让李渊好生不爽!

    就在这个时候,李渊派出去打探消息以及结交朋友的张仁回来了!

    回来的不仅仅是张仁还有李密的书信!

    没错正是李密的书信!

    李渊看完李密的书信之后便召集大家开会!

    “你们都看看这是瓦岗的李密写的书信。”李渊把书信递给了李建成,李建成看完之后再递给李世民,一个接一个。

    轮了一圈之后书信又到了李渊的手里。

    “你们怎么看?”李渊问众人。

    这书信里面的意思很简单,咱们都姓李,也许五百年前是一家呢,现在杨广无道,我们应该联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子婴捉住在咸阳,这样才能把纣王逼死在牧野,兄弟我何德何能啊,竟然被推选为盟主,唉,你过来也签个字吧,大家一起共襄盛举啊。

    “李密现在已经是被萧守仁打散了,成不了什么气候了,不用在乎他,不用理会。”李建成第一个开口。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然后抬头对李渊说道:“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稳住李密,李密现在连荥阳都丢了,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这时候难保他不会打长安的主意,他离长安可是比我们都要近啊。”

    裴寂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李密现在确实是个不确定的因素,他攻打洛阳是不可能了,萧守仁已经是把洛阳城掌控地牢牢地,他没有机会,可是要打长安的主意吧,他们的人马也不会同意,毕竟,他手下的人都是河南的,要去河北这就不符合下面人的意思,他现在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李渊点了点头,他很赞同裴寂的说法。

    “如此说来,我们该怎么回这一封信呢?”李渊笑着问道。

    李渊是肯定不会跑到李密那去签名的,那么冒险的事情他是打死都不会干的。

    李世民听了所有人的意见之后在心中已经是有了计较,这时候站出来建议的说道:“大将军,末将觉得我们这时候应该放低姿态,尽量稳住李密同时透入出盟主应该先入洛阳城才名至实归,这样一来便堵住了李密的口,李密也会争一口气把精力都花在洛阳,而顾不得我们这边。”

    李渊赞赏地点了点头,李世民的话很有道理。

    “嗯,好吧,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了。”

    李世民笑着领命。

    散会之后李世民便找到了温大雅,温大雅一直都是李渊的笔杆子,深得李渊的心意,对李渊心思的把握也是极为的出色,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世民才会找到温大雅,李世民把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又交给了温大雅。

    温大雅连夜就研墨挥毫,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的回信,在信中,温大雅用李渊的名义把自己说成是个胸无大志的小混混,说自己在太原起兵,不过是想帮助一下朝廷,渡过难关,并没有别的什么大志向。

    并且还说自己胸无大志,最大愿望便是能够在太原看守一下祖业,看着自己家的老宅子,守着几苗薄田,在葡萄架下,抱着小孙子,讲讲狼和小羊的故事,享享天伦之乐,就心满意足了,总而言之,俺对天下绝对没什么野心,至于李密要求自己夺取长安,做出当年刘邦俘虏子婴和武王大败纣王于牧野这样的大事,那是想都不敢去想的,自己在太原,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力量也不够,只是个叫花子的命,夺取关中,那就更是癞蛤想吃天鹅rou了,至于去当面签合同的事,还是免了的好,反正签与不签,您始终都是俺的老大。

    信中更是写道:“天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

    在信的最后李渊更是委婉地说道洛阳是一国之都,只有取了洛阳那才算是真盟主啊,要不然的话,你现在新败,不能服众啊!

    温大雅把信交给李世民看了一遍,李世民看完之后觉得里面的语气和姿态都放的很低,足够迷惑李密那样狂妄自大的人了,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连夜就跑去自己老爹那里交差去了。

    开完大会之后李渊的大军也开拔了,意气风发地往霍邑郡开去!

    在李渊带兵开往霍邑郡的时候,霍邑城中的宋老生也已经接到代王杨侑的书信了!

    虽然李渊是尊代王杨侑为帝,可是小代王根本就不领情!杨侑在长安一封书信让宋老生把李渊抵挡在霍邑郡,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把李渊弄死在那!

    宋老生笑眯眯地给杨侑回了信,告诉杨侑放心吧,这李渊翻不起风浪的。

    宋老生这么讲是自然是有他的底气的。

    因为就在李渊赶到霍邑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

    麻烦有三。

    第一便是天天下雨!行军打仗最讨厌的就是下雨了,不仅仅不利于行军,更是把东西都弄湿了,被子铺盖弄湿了还好,粮食弄湿了之后会发芽起霉的!

    第二便是李元吉又来信了,说刘武周聚兵太原边上,看起来是要打太原了!这可真的是把李渊急白了头啊。

    第三便是粮食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