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无题 (第1/4页)
就在萧守仁他们定下争夺天下的计划的时候,李世民他们还在霍邑郡前徘徊。 连续的下雨天,刘武周攻打太原的谣言,以及粮草的短缺,无一不困扰着李渊父子。 李渊的帐篷内灯火通明,半夜未眠,其实李渊是不想回转的,他想去长安,他做梦都想去长安。 可是现在身边的人除了自己两个儿子之外,没有人想去长安! 大家都想回转,都在担心太远的情况! 李渊没办法,他只能表面上表现出想回太原的想法,用这一招来安抚众部下的心,不让他们恐慌。 李渊让心腹唐俭交给李世民一封书信。 父子同在一个大营为什么还要书信交流呢? 这里面是李渊交代李世民要做的事! 李渊还没有睡觉,他宣布散会之后便一直没睡觉,他不睡觉,好多人都睡不着,毕竟,李渊只要还没有下决定,那么就有着很多的变数! 李渊不睡觉并不是在想什么办法,他只是在等人,他只是在等待演戏的时机! 终于,他听到了盔甲划动的声响,他知道,李世民来了,好戏开演了。 果然,李渊脸上的笑容刚浮现出来,外面便有兵士禀报说是敦煌公求见。 敦煌公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统领右军的李世民。 李渊虽然想现在就把李世民喊进来,可是想了想之后,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他还是摇了摇头。 “就说我已经睡下了。”李渊吩咐道。 李渊的帐篷里还有好几个大臣,这些人都是李渊起事的时候在财物等方面给过大力支持的太原豪绅,他们是来全李渊退兵的,他们当然知道李世民这么晚过来是为了什么,他们听到李渊拒绝和李世民相见,心中都是大喜。 可是他们的大喜没过多久就被一阵哭声给打断了。 那是呼天抢地的痛哭啊,站在帐篷里面都听得到。 李渊皱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外面是怎么回事?谁在大声喧哗!”李渊的语气显得是那么的不耐烦,其实心里已经笑开了花。 帐篷里面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觑,谁这么大胆?竟然敢在李渊的帐篷外面大哭! 大胆的当然是李世民这个李二公子了。 “启禀大将军,是敦煌公跪在雨地上大哭不止,说是无论如何要见大将军一面。”那兵士回答道。 帐篷中的众大臣都是无声无息,不开口不说话。 李渊的眼角看了一眼,然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不见。” “我们继续,刚才我们说到哪了?”李渊问身边的唐俭,他们刚才在讨论回归太远的计划。 “大将军!二公子已经全身湿透了,再这么淋雨下去恐怕、、、、、、”那个兵士又回来了。 “这个不孝子,说了不见就是不见!”李渊生气了,众大臣也是有些意动了,毕竟,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 “不管他,我们继续说。”李渊对众人说道。 外面的声音很繁杂,风声雨声高呼声,声声入耳,根本就说不下去了。 “大将军!二公子把刀都拿出来了!”那士兵又跑了回来。 李渊吃了一惊,场中的大臣也是变了脸色,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动刀! “他要干嘛!”李渊大声问道。 “二公子说大将军要是再不见他他就要自刎!”士兵很老实的回答道。 兵士一说完众大臣都坐不住了,要是李智云刚死没多久,要是李世民又死了,这可怎么得了!所有人都坐不住了,都往外面冲,不一会儿就把淋得跟个落汤鸡一样的李世民带了进来。 “混帐东西!你这是要干什么!”李渊见到李世民之后第一句话便是把李世民骂了一顿。 所有大臣都是在旁边静静的听着。 李世民水里捞出来般,雨水泪水点点滴滴,见到李渊的时候,跪倒在地悲声道:“孩儿只为爹爹而悲,为义军而悲,为天下而悲,孩儿一死明志,只是想让人明白,孩儿没有任何私心。如果能以死挽救义军,死又何妨?” 众人悚然动容,这简直就是以死明志了,唐俭慌忙问,“敦煌公此话何解?”李世民愤郁道:“我等本是兴大义,拯救百姓于水火,进取西京,号令天下。可现在不过是遇到小贼,就是迫不及待地回返守住那一城之地,如此举动谈何号令天下,岂不让跟随的义士寒心?再说回转固守太原又能如何,所作所为和刘武周有什么区别,还不是让天下人讥笑,沦为小贼的地步?我等举兵为大义,进则胜,退则败。今日若退,民心尽失,灭亡可说是指日可待,这样的话,就算守住太原城池又有什么作为?更何况,刘武周攻打太原还不过是个传言!根本就不可信!” 李渊阴沉着脸,他没有看李世民,他一直在注意着场中众大臣的脸色。 众老臣面面相觑,唐俭见到李世民又要动刀子,慌忙按住道:“敦煌公莫要着急,我等都是为唐公着想,有事慢慢说好了。” 李渊看到众大臣似乎没有改变原先想法的可能,于是继续借用李世民的嘴冷声问道:“宋老生、屈突通扼住险要,我等进退不得怎么办?”已经看过李渊的信件之后李世民已经是把里面的东西融会贯通了,全部记在脑子里面了,这时候更是信手捏来:“屈突通老迈无能,只知扼守河东,放弃壶口、龙门,或许河东城高急切难下,但我等义旗高举,只要攻破霍邑,定有无数义军跟随。到时候我等分兵两路,围困河东,过黄河,径攻渭河平原,何惧屈突通?宋老生出身低微,轻狂浮躁,只要诱他出战,一战可擒,大将军说的两个险要在我看来,都可迎刃而解。” 李渊微微点头,可是这还不够,李渊看出来这些大臣已经有些意动了,可是还需更多的猛药才行,于是李渊继续冷笑道:“若是萧守仁西进呢?他现在手里已经是兵多将广,他要是西进取了长安,我们便是白忙活一场。” 李渊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萧守仁的名声是越来越大。 李世民用脏兮兮的衣袖擦了一下脸上的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然后正色说道:“萧守仁是人不是神,别忘了,巴蜀之地并不是谁都能掌控的,巴蜀的苗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要进西京只有从巴蜀进,有苗王挡在那,他们寸步难行。” 唐俭点了点头道:“敦煌公说的有道理。”李渊看到已经是有大半的人有些妥协了。 “可是刘武周呢,太原毕竟是我们的根基之地,丢了太原你让为父怎么跟你众位叔叔伯伯们交代?” “以刘武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攻下太原,只有联系突厥,可是突厥已经和我们交好,突厥人生性多变,可是即便如此,马邑离他们更近!马邑也好攻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攻打太原呢,攻下太原之后还要和刘武周平分,太划不来,太原有世吉他们在把守,城高粮多根本无惧,如果我们现在退兵,如果这只是个谣言,到时候天下人都会嗤笑我们胆小,还用什么争夺天下呢?”李世民一口气说完。 这下子所有人都妥协了。 李渊已经看到许多人都在暗自点头。 虽然如此,可是赞同李世民说法的话绝对不能出自李渊,所以李渊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深得李渊交代的裴寂站了出来,陪笑着说道:“其实吧,世民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关心则乱,我们都太紧张了。” 众人都是点了点头,刚才他们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太原,可是现在听到萧守仁的分析之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又都犹豫了起来,大家在李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