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章 李靖火烧瓜洲度 杨秀深陷圣女情 (第3/3页)
这种两心知的蛊毒在巴蜀是没有人养的,因为没有人用! 即便是如胶似漆的情侣也不敢用,因为用过的都分手了! 只因为心灵相通,对方在想什么都能知道!对方骗自己了,对方对别人心动了,对方思想龌龊了,对方对感情动摇了,对方只要生出一点点一丢丢的想法都能准确地扑捉到,太可怕了。 可是巴蜀的圣女从成为圣女那一刻起就会服下一只两心知的蛊毒,因为这蛊毒还有另一个作用,那便是可治百病,可医百蛊,也就是说巴蜀的圣女就相当于巴蜀的移动医院,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巴蜀圣女的地位是崇高无尚的。 巴蜀之地最出名的便是五毒,其余不出名的毒物更是多不胜数,所以百姓也常有中毒的,这就导致圣女很忙的情况,因为圣女要到处给人喂食自己的血,她的血可以解毒。 杨秀要追圣女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找不到圣女! 圣女的行踪飘忽不定,根本就找不到! 为了追圣女,杨秀同志咬了咬牙,自己给自己下毒了。 真狠啊,杨坚要是看见自己儿子那个狠劲估计也会在旁边拍手叫好吧,大喊忤逆子。 杨秀中毒之后整个巴蜀都轰动了,巴蜀的司空司徒司马还有苗王都是到处给圣女打电话发短信息,把圣女喊了回来。 圣女背着小竹篓系着绿丝带就回来了。 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杨秀终于看到圣女了,从看到圣女的笑容那一刻起,杨秀就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放#荡生活,从前杨坚那个花花公子纨绔王爷就彻底死了。 杨秀喝了一杯圣女的鲜血之后就把毒解了,圣女笑了,可是杨秀却难过了。 杨秀看到圣女手臂上那些划痕之后心情就很不好,他知道,那些划痕其实就是圣女给人治病解毒的时候放血的刀口! 而自己刚才又给她加上去一刀! 杨秀向圣女坦白自己的计划,说着说着就哭了,他说要是知道是这样他这辈子都不希望和圣女见面。 圣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双手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是她能够感受到杨秀泪眼中那些疼惜,她知道杨秀那是心疼自己手上那些伤。 虚弱的杨秀下令从中原请一百个名医过来巴蜀,出大价钱,让那些名医给巴蜀百姓看病解毒,让那些名医在巴蜀开药店收徒弟,杨秀只是想让圣女不至于那么累,巴蜀百姓的担子太重了,杨秀不想让一副瘦弱地肩膀一直挑着,他心疼了。 圣女对杨秀很感激,一群人的力量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上许多许多,她也有时间听杨秀讲中原的人物风情了。 杨秀给圣女讲中原风光,圣女带着杨秀在巴蜀看遍日出日落。 圣女也爱上杨秀了。 圣女的脸色越来越白,圣女的身体越来越弱,杨秀发现圣女的眉头蹙起来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他知道,肯定是哪里出错了。 终于,两心知的传说传到了杨秀的耳中,他呆住了。 杨秀的脑海中全是圣女,他第一次懂得了小时候老师摇头晃脑说的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是什么意思,他一刻也离不开圣女,还没分开就已经想念,杨秀知道,圣女也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圣女一想杨秀就撕心裂肺痛一次,这对她是怎样的折磨! 杨秀把三司和苗王都喊了过来,问他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圣女不痛。 四人齐齐摇头。 杨秀差点跪下相求。 苗王叹了口气说:“解法有二,一是忘记王爷重归山野,二便是撕心裂肺碧落黄泉。” 杨秀不甘心,天下招贤! 富贵一场!黄金万两! 那年黄河发大水,灾民无数,道信和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到了巴蜀,他给杨秀出了一计,化了万两黄金的缘去救助灾民。 道信只对杨秀说了十个字:不分则不念,不念则不痛。 很简单的道理,不分开则不想念,不想念则不痛。 这让杨秀欣喜若狂,当杨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圣女的时候圣女也告诉杨秀一个好消息。 圣女怀孕了。 人生得意事莫过于此吧。 得以过后总得失意,好光景太匆匆,不是寒雨就是风。 九个月后,杨广登基了。 初登大宝的杨广屁股还没有焐热龙椅,汉王杨谅就造反了,这让杨广很是郁闷,他铁手弯刀刚把杨谅按下去就想到了另一个好弟弟杨秀。 杨广的贴心小棉袄裴矩同学给杨广班长出了个主意,要杨广把杨秀召回洛阳,若是形只影单地回来了,那么便是好弟弟,如果抗命不回来,那么便是坏弟弟。 圣旨到达巴蜀的时候正好是一个月后了,正是圣女分娩的时候! 杨秀不想回洛阳,他想守在圣女的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出世!可是杨广却不这么想,他让人把杨秀“请”回洛阳了! 这一请就是十几年! 圣女生下孩子之后便撕心裂肺而死,因为杨秀不在身边! 巴蜀之地的百姓早就把杨广当成是他们的土皇帝了,自从杨秀被请回洛阳软禁之后巴蜀便不听朝廷号令了! 朝廷也没办法,穷山恶水出刁民,巴蜀不仅出刁民,还出毒物,朝廷也奈何不得。 如今杨秀重回巴蜀,当真是让巴蜀百姓涕泪四流啊,一别巴蜀十二年,物是人非事变迁。 早年间的翩翩少年风流王爷,如今的鬓发早白垂垂老人,只能说时间是把杀猪刀。 现在巴蜀做主的依旧还是三司和苗王,没有圣女! 杨秀的儿子已经十二岁了! 小名当归! 杨秀听到儿子的小名之后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当归当归还不归,思君念君终不悔,温温如水柔似锦,撕心裂肺两心知。 小当归不认识杨秀,他难以把自己身前垂垂老矣的汉子跟别人口中自己那风度翩翩的父亲联想系在一起,当他知道这人是自己父亲之后他也是哭出声来,年纪虽小,可是无父无母的孩子都早熟,看到那满头白发的父亲他想到老师说过的一句诗,可怜未老头先白。 父子团圆之后杨秀自然是把萧守仁对自己父子的恩情铭记在心,他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个好儿子!他觉得生活似乎又有了意义。 徐世績受到了巴蜀人的尊敬,知恩图报的巴蜀人表示愿意归顺护鼎侯。 双方商量了一些具体的归顺事宜,徐世績表示只是借道,巴蜀还是以前的巴蜀,不需要改变,这让苗王和三司很满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