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半路打劫(二更) (第1/2页)
“春娇,这,不是回去的路?我们还要去哪里?”出了李子村,秦陵发现黎春娇往另外一条道上走了,赶紧提醒道。 “嗯。”黎春娇点点头,道:“这确实不是回去的路。我们还要去山腰村。那一条村是养鱼大村,可是出了名的,我们去那边看看。” “为何不在刚才那李子村也订了呢?”秦陵不解,问。 “李子村虽也是养鱼的,也有一口大池塘,但是万家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拿出几万条鱼来,更何况,我们要的大多是草鱼和鲤鱼的鱼苗。若是要多了,他们给我们的是别的鱼怎么办?再者,万一他们弄不到那么多鱼,而我们的时间都耽搁了,那就不合算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横竖那山腰村离这李子村也不远,我们就走一趟去看看。”黎春娇说道。 那山腰村也是先前买鱼苗的那人告诉她的。这静安县,就这两条村是养鱼大村,也是育苗大村,周围的县的人,都从这两条村里的进鱼苗。 她是提前打听清楚了,这才过来的。 “嗯。”秦陵有些惭愧,脑袋不够用是怎么回事,喜欢的女子比自己聪明怎么办?他都没想到这些。 “你先休息一下。那山腰村不远,我们等会就到了。”黎春娇道。∝∏,.. 秦陵点头,回马车里坐着。 果然,不一会儿,马车就停下了。 黎春娇问了一个路人,直接就到了那山腰村村中间一户姓黄的人家黄有才家。 应门的是一个扎着包包头的小姑娘。 听黎春娇说明来意。那人小姑娘让黎春娇他们进去堂屋里坐着,而后又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一个长相和蔼。胖胖的中年男子过来了。 那个扎着包包头的小女孩给黎春娇他们上了茶。 很普通的山茶,黎春娇只抿了一点,就不再喝了。 先前,卫将军在她家的时候,她天天泡茶,喝惯了那悬崖顶上的茶,对于眼前这茶。倒是入不了口。 黎春娇直接说明来意。 那个胖乎乎的男子,也就是黄有才,一听。立即讶异地睁大眼睛,问:“你们要两万尾鱼苗?主要是要草鱼和鲤鱼?” 他做这一行做了那么久,几乎每年都有人过来他这里买鱼苗,但是却没有像眼前这人一样。一下子就要那么多鱼苗的。 不待黎春娇回答。那个黄有才又道:“你能做得了主吗?”不是他不相信眼前眼前这位小兄弟,实在是眼前这位小兄弟太小了。 面太稚嫩,看起来大约也就是十三十四岁,这么小的人,做那么多的买卖,听起来,也有些玄乎。 他怕到时若是他捕捞那么多鱼苗,眼前这个又不要。那他就亏大了。 黎春娇点点头,道:“我能做的了主的。您不相信我。也该相信我的兄长!因着他不怎么善于言辞,所以,由我出头。我父亲临时有事,所以,让我过来这边收鱼苗。黄当家的,您放心,我们会写好契约,先付订金,到时,若是我们不来,你们大可以去告我们!” 秦陵听到黎春娇说他不善于言辞之时,面色一黑,后来想着场合不对,这才没有什么。 岂料,那个黄有才看着来虽然人胖胖的,却是非常地精明,他又道:“万一你们不来,我就是想要去告,也找不到人!” 别的不怕,就怕有人见他生意做大,特地设套陷害他。 黄有才反思,是不是他最近出的风头太大了一些。 也是,早知道就不买下人了,搞的现在有些提心吊胆的。 “您说笑了。我们两个都是松水府的上河村的。有心要买您的鱼苗,怎么可能不要?若是不要,也不至于那么远跑过来。我会事先支付定金,到时,看到鱼苗之后,再付余下的。我们一家都是地里刨食的,这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犯不着毁了约,没了银子。”黎春娇笑了笑,说道。 这人也太精明了一些,那万三也是做生意的,但是却比不上眼前这人。 不过,想来也是因为他精明,所以,这才将鱼苗的生意做的那么大,连府城的人都过来他这边要鱼苗。 “成。既然你那么说,那我们就订契约。你先写这契约,我去让人叫村里的里正过来,做个见证。”那黄有才想了想,道。 这生意太大了,做成这一笔,他也能赚上不少。 所以,尽管有风险,他还是做了!再不济,这人不来,到时,他再将鱼苗给放回池里,顶多费些功夫罢了。 黎春娇自然是就应承。 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起来。 基于现代合同意识,又因为第一次跟完全不相识的人做生意,黎春娇也怕人家不信,所以,早就准备准备了笔墨纸砚和银子。 她一个外乡人,凭什么空口就让别人相信,订契约是最快的事情。 黎春娇刚写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