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秀_第103章开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开战 (第2/2页)

是孤身一人来的。一进屋,互相客气一番,除了蔡氏半低着头坐在椅上慢慢品茶,另外那几个简直眼睛都不够用,望着屋里的摆设直冒精光。

    孙明媚穿了一套嫩黄色衣裙,显得娇嫩妩媚,偶尔看向采苓的眼中,比昨日多了一些敬畏,但那种不屑和鄙夷却没有减少。这让采苓很奇怪,到底是什么人在孙明媚面前说了什么,竟让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女这般羡慕嫉妒恨的。

    闲谈了几句,采苓便没了兴趣。蔡氏不怎么说话,多数时间都是在听。而安氏则一直喋喋不休地旁敲侧击,问杨家是不是做了什么好买卖,挣了这样大的家业。又问杨校尉的兄弟姐妹是不是也住在这里,怎么也不叫出来见上一见。

    采苓知道她是看中了内院的院子又多又大,想搬进来住,便道:“孙夫人有所不知,杨家本是江南淮城人,前年家乡发了大水,一家子都被冲散了,我和母亲辗转来到盛京落了户,生了儿子,用我的嫁妆银子置办了几亩田地渡日。我家老爷今年才找来的,其他的兄弟姐妹到现在也没有消息,唉,不知是生是死……”

    见安氏脸色有些难看,采苓心中暗暗冷笑,又道:“我家老爷心地善良,在大军开拔之前来了信,要杨梅尽量照顾一下随军的同袍家眷。相公所求,杨梅自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难免顾此失彼,心中惶恐。两位嫂嫂,杨梅年轻不经事,过几日另外几家来了的话,可能还要嫂嫂们多多帮衬才行。”

    “还有几家?”安氏和蔡氏都大吃一惊。

    “是,听说是几位七品校尉、副尉的女眷,只怕到时候不仅客院会住满,这内院的三间空院子也会用上。”

    安氏这会儿明白了,自己怕是不能住到这内院来了,孙海涛才是个八品宣节校尉,人家可是七品

    安氏没了攀谈的兴致,采苓趁机跟她提了安排孙海涛父母搬去和王老大夫同住,又跟蔡氏说了要她搬到内院翠堤居,两人都没有什么异议,采苓便端茶送客。她可没时间整日陪着这些闲人闲聊家常。

    到了八月底,东北军打过了边境,在草原上和西凉人干了一架,各有死伤。消息传回,盛京城更乱了,所有商铺都不开门,菜市场更是冷清得只剩下凋零的树叶随风飞来飞去。偶尔有城外的菜农挑一担蔬菜来卖,才进城门就被哄抢一空,无论翻多少倍的价钱都有人买。

    又过得几日,许多小百姓家中吃完了存粮,开始出现砸米店的,庄知府见势头不妙,立刻开官仓,每日按户籍人头卖粮。巡城的兵马也加派了人手,日夜不停地转街,看见打砸抢的,一律就地处决,根本就不用带回衙门去审了。这一举动着实吓坏了一些人,让盛京城安静了几天。

    九月中旬,盛京城外开始出现难民,都是从边境线上逃过来的,丰收去东蓠居拉菜回来,跟采苓报说官府已经在城外寻了地建了草棚,专门安置难民,还有士兵施粥。

    采苓听了就有个奇怪的感觉,官府开仓放粮,提前准备好难民安置点,似乎一切都在照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似的。惹不是百姓自己慌乱,一切都跟原来没有什么不同。

    满仓奉命带了一袋面粉和两把大蒜去宋大宝家打听消息,回来跟采苓报告,说宋大宝说的,让少出门,少出城,安心在家呆着,不几日就会有转机。

    采苓猜不透所谓的转机是什么,但李玉楼交待她看顾的人家还有五家没有露面,那些都是随军家属,一向住在大营附近的镇子上,就象孙家和方家以前住的巨峰镇。人没有来,是否前线的战况并不激烈,对这边的威胁不大?

    采苓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这场战争来得有点莫名其妙,其中不泛阴谋诡计,现在这一切说不定都是假象,做好万全的准备总没有大错。

    孙家那院子这几天又不安生了,几个儿子被困了月余,早就呆不住了,嚷嚷着既然西凉人打不过来,不如搬回巨峰镇去,省得在这里憋得难受。

    安氏也有些意动,杨家再好,也不如自家自在,就去找采苓商量说过几天搬回去。采苓当然没意见,还说走时让他们带点粮食,省得回去没地方买。她的大方让安氏喜出望外,不用她开口要了。

    就在孙家开始打包行李的时候,采苓等了一个多月的白家和郑家到了。这突如其来的两家人比较狼狈,衣着凌乱陈旧不说,还面带惊惧,连喝了几杯热茶才告诉采苓:“西凉人打过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