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终是有无奈 (第2/2页)
孝之人” 李湛闻言,哼了一声却没有回应。反是张柬之回过头来沉声道:“下,不管如何,此时此刻,不论是您还是吾等甚至是圣人,都已经没了退路。就是想退,外面那数万将士又岂能答应?” 最后这一句,他说得大声,就连中的武则天也听得清清楚楚。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外,虽然眼角尤带一抹泪痕,可神沉冷诮根本就不似曾经哭过。 “行棋至此,退无可退,张柬之果然够毒,竟行如此险招。”转目望向太平,她淡淡问道:“心虚了?后悔了?” 太平垂下眼帘,沉默许久,才道:“女儿是心虚,却不曾后悔。今张氏兄弟不死,他女儿必受其害。今夜所为,女儿但为自保” “自保?好一句自保”武则天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平,直到太平撑不住移开目光,她才敛去笑意,又过了会儿,才温言问道:“他兄弟二人去得可还痛快?人既死了,就不要再作践他们了……” 李元心中一跳,把头垂得更低,自然不会傻乎乎地上前去说张氏兄弟被枭首示众。 转过目光,武则天突然伸出手抚向上官婉儿的头。上官婉儿体一震,却仍跪伏在榻前不曾挪开半分。手指轻轻抚过上官婉儿额前的那朵红梅,武则天微微一笑,温言道:“婉儿,你随我多年,也算是得罪过不少人。如今为自己谋了后路,我亦为你心安……” 上官婉儿闻言,伏在武则天膝前,只是垂泪不语。 武则天低声一叹,幽幽道:“婉儿,取笔墨来,为朕拟旨制诰。” 形一震,李元抬起头来,紧张地望着开始忙碌的太平与上官婉儿,压不下内心激dàng)。 “今……”才念了一个字,武则天便一声苦笑:“何必这样急切?早晚还不是要交付于他的吗?”虽然声音沉稳,却仍显难言的怅然之意。 太平垂眉,未曾接话,反倒回过来,走近李元,搭着她的肩温言道:“元元,天已经快亮了,你此刻便出宫回相王府去吧想来四哥也等得心急了,你只告诉他一切安好便是。” 李元点头,忍不住又抬头去看那头正沉声念出诏书大致内容的武则天:“姑母,我想问……” 轻轻摇了摇头,太平阻住她要说出口的话:“元元,有什么事以后再说,今夜不宜再多说别的。” 李元会意,只得施礼,带了秋眉和朝光退出。走出外,就看到听到中动静,难掩喜色的诸大臣,还有仍是一脸茫然之色的李哲。 并没有上前见礼,李元只远远地施了一礼,便绕过诸人穿过集仙。 集仙前,已收拾干净,虽然前仍有些未曾洗净的血迹,却不再似之前所见的修罗场。 雪,已经停了。远处的天边隐隐露出一道灰白,将这座宏丽的宫,笼罩在一重晕光之中。 跟在陪护的侍卫后,李元无声地穿行于太初宫中,在渐渐亮起的曙光里,看清或小队或散落的穿梭于宫中的士兵,不微微皱起眉来。 若不是姑母派了侍卫护送,怕她们这一行人也要被这些人喝问审查了。虽然知道这是为了搜查张氏余逆,可远远的听到有宫人的尖叫求饶声,李元还是有些无法接受。 “那些人,都是张氏余逆?”她问得直接,护送她的侍卫却答得吞吞吐吐。反是朝光在旁冷笑:“莫不是有人假公济私,趁机谋财吗?” 那侍卫便低头憨笑,只不说话。李元皱起眉,虽然不悦,却知此事不是她所能管束的,便也沉默下来。就是听到远处的叫声,也只作未闻。 走了又有半刻钟,正要拐出夹道,却突然从旁冲出一人,正好撞在前方的侍卫上,在他旁边的同僚忙一脚踹出,把那也撞得脚步踉跄的人踹翻在地,又横刀架住他的脖颈。 那人慌得抬头大叫:“饶命啊小的是宫中的宫闱丞,专管太庙供奉,真的不是什么张氏余逆啊” 李元闻言,定睛看去,果然是一个穿着青色襕衫的宦官。不过二十左右岁,生得高大,五官端正,仪表不俗,却是真有些面熟。不冲口问道:“你乃何人?” 那宦官扭头瞧见李元,不大喜,竟是大叫:“崇昌县主救我奴婢是从前在大家边侍候的高力士啊” “高力士?”李元低念一遍,还真是想起这人究竟是谁了。“原来是你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