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神都日暮 (第2/2页)
,拥有自己的属官外,在太平之前唯有太宗之女平阳公主曾获此殊荣。也就是从正式开府的这一刻起,原本一直掩在武皇万丈光芒后的太平公主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威摄大唐的长公主。 相比于威风八面,丈夫、儿子皆受封得赏的太平,相王李旦就低调了许多。虽然同太平一样,都受了五千户的食邑封赏,也没有推拒新皇帝指派的等同皇宫一样的护卫。可自神龙政变之后,李旦就又恢复了之前深居简出,有如清心苦修的生活,于朝政方面一概不过问、不发言、不理会。就连他的儿子,曾参与神龙政变的临淄郡王亦是一如往常,好象根本就未曾参加过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似的。也只有与他亲近的人,才能隐约察觉出李隆基自那一夜之后,上似乎更多了几分沉稳干练之气。 敏锐于李元,更是在见到他的那一刹那,敏感地觉察出三郎哥哥与她一样上仿佛浮动着血的腥味。三郎哥哥上的血腥气,比起她更浓重百倍,连西苑里的鹿都不敢近之。 就在整个太初宫都在为迁都回长安做准备的时候,李元求了太平,终于得以前往上阳宫,亲自觐见武则天。 上阳宫在苑之东,皇城的西南角,比之上初宫自然是小了许多,也偏僻冷清许多。自武则天迁入此宫后,李显每隔十便会带领文武百官前往上阳宫问安。看似毕恭毕敬,纯孝无比。可当李元迈进仙居,远远望见那白发苍苍的背影时,就知道,这样的恭敬这样的孝顺,根本就不曾令武则天有半分高兴过。 听到脚步声,武皇缓缓回过头来,眼睛半眯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来者是谁。脚步一顿,李元在离武则天十步开外的地方伏下深施一礼:“臣孙李元求见,皇祖母万安。” “元元?”偏了下头,武则天忽然就笑了:“那个见了我吓得哭鼻子的小女孩啊原来已经长了这么高的……” 李元默然,这几年每年正旦宴她也曾坐于阶下,举杯遥祝武皇圣安的。但显然,她这个不受宠的县主,之前从未曾被武则天留意到放在心里过。 垂下眼帘,她静了一会儿后才抬起头凝目相望。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离武皇这样近,近得可以看清她的满头白发,还有脸上纵横的皱纹以及牙齿几乎已经落光而显得往里凹的嘴巴与面颊…… 似乎,只是短短一个月时间,武皇就已经苍老得不成人形。那个乍看一如五旬妇人,仍发乌颜美的女人似乎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现在是不是很难看啊?”似乎是察觉到李元的注视,武则天低声问着,抬手抚过满是皱纹的脸颊,笑得很是温和。温和得让李元心里隐隐有些发怵。 眼前这个老态龙钟的妇人,绝不是她心目中那个让她威严无比,惧畏至深的女帝。这个女人……难道只是个别人寻来的普通老妇? 咽了下口水,李元眨着眼,无法说服自己面前这人真的是武皇。 没有看她,武则天只是笑着用手指捋了捋头发,低喃道:“如今,我就是再妆扮一新,又有谁看呢?再也没有人会在我画眉后回眸相问时笑着应我一声了……陛下去了,阿治也去了,就连小宝和六郎他们也都去了……我边再没有什么人了……” 怅然低叹,她回过头来。冲着李元微微一笑,幽幽道:“我还记得那一年我坐着马车从荆州到长安的形。入眼皆是绮罗,举目尽是繁华……迈进太极宫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出人头地,活得风风光光,叫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都跪伏在我的脚下。” “可惜,”低声轻叹,她幽幽道:“十二年深宫幽居,我始终都不过是个执笔的小小才人。还好,那时候还有阿治……那个有着温暖笑容的少年……其实仔细想想,那个时候才是我一生中最无忧的时刻。等到后来再入宫中,便不是那个样子了……唉,我这一辈子一直都在争,在斗,和王皇后、萧淑妃,和长孙公,和上官……后来,是同自己的儿子斗……如今,终于还是败了啊……果然,这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会同自己说这些事,李元沉默了许久,才平声道:“皇祖母何曾是败了?您既已立了伯父为太子,那传位于他,也不过早晚而已,就是早了几,又有什么可惜的?” 话虽如此说,可她也知这不过算是安慰罢了。当权力紧握在手中时,没有任何人会想要松开手心。 看着她,武则天微微一笑。突然之间问道:“你来,可是有事要问我?” 心中一震,虽然仍有惧意,可李元仍是沉声道:“元元想问皇祖母,当年到底是令人把我阿母葬于何处了?” 脸上仍是带着笑容,武则天的声音仍是不急不缓:“这些,你不该来问我的。当年你阿母与母妃于宫中失踪,我也很是心痛……” “皇祖母您何必呢?”愤然出声,李元恨声喝道:“事过了这么多年,您就是说一句真话,又能如何?” 淡淡扫过她的脸,武则天转过脸去,却是不出声。 李元望着她的背影,再也压不下满心悲痛,失声痛哭。可任凭她怎样哭,武则天却仍是不曾回过头来。无奈,李元只得站起来。转缓缓向外走去。 “皇祖母,”在门前回过头来,最后唤了一声,在仍得不到回应后,李元哽咽着低喃:“皇祖母,哪怕您曾经是一个好皇帝,可是却从不曾是个好母亲,好祖母……更或者,可能连个好妻子都不是”望着武则天似乎是有丝震动的背影,她的眼中现出掩不去的恨意,然道:“请您记住,我永远都不会原谅您。” 沉默着,直到后脚步声渐远,武则天才回过,远远地望着那道渐渐远去的瘦削影。忽然扬眉,现出一抹复杂的笑容:“原谅?我武曌,又何曾需人原谅呢?” 长而起,她遥望着天边那一抹艳红的晚霞,现出怅然又骄傲的神: “暮色将深,夜幕也该降下了……” 本卷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