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_第十二章 女人们的狂欢盛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女人们的狂欢盛宴 (第1/2页)

    第十二章女人们的狂欢盛宴

    公元707年,因为七月初有太子李重俊谋逆之事,为求个吉利,所以改元为景龙.这一年既是神龙末年,亦是景龙元年。~

    景龙政变不过月余,死了丈夫的安乐就正式改尚给亡夫堂弟武延秀。虽然不是初婚,可这次的婚礼规模却远胜于上一次。

    十里红妆,香车徐徐。随侍的宫人执着花篮,香花飘坠,直如鲜女散花,所过之处,尽是缭绕不去的浓香。车中所载奇珍异宝无数,招摇过市,赞声无数……

    “怎可输于一老妪”安乐洋洋自得,显然对之前张氏母阿武出嫁时的奢华仍耿耿于怀。于豪宴中欢歌笑语,全不见半分哀色。出席婚宴的众人也不觉有什么奇怪的,虽说安乐与武延秀之前行事也颇为隐密,可暗地里知道这桩艳的人大有人在。何况现在这种时候,又有谁敢当着安乐面前说什么呢?就是有些卫道士**要上前驳斥,早有侍从直接叉了下去,一通暴打后连人影都找不见了……

    原本一直活跃在朝堂之上的武三思魂归西后,宗楚客、纪处纳等人就成了他的接替人。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威风无限,可谁都知道,这些人根本就是韦氏的傀儡,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等同于韦氏的意思。

    李重俊的当众喝斥与反击,对韦氏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反倒使她在御座左侧隔帐后那张宝座越发的安稳。任是谁,都晓得韦后是想要效仿武则天重现二圣临朝之势。可是却再没有人敢于再象之前桓颜范一样直接奏“牝难司晨,有害无益,请皇后居于中宫,勿言政事”了。

    哪怕是自言铁骨铮铮的谏官,也惧了直谏的后果。君难道不知桓颜范如今安在?前太子如今又是什么下场?满朝文武,尽皆言。~有醒事的,把眼睛盯在安国相王府与镇国太平公主府上,且看这二位手掌重权的皇亲做何打算。只可惜,不论是相王府还是公主府,都是风平浪静,低调至极,仿佛是已经默认了韦氏的所作所为一般。

    至此,韦氏一党权倾朝野,嚣张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再放在眼中。

    景龙年间,是女人们的天堂。毫不掩饰的**,奢侈的生活,香艳的色,鲜活的渴求,让这些生活在大唐最顶端的一众女人焕发着别样的风。仿佛,在这一刻,将所有的男人都踩于脚下。纵声色,尽享乐,奢华之风,yin靡之态,令人咋舌。

    就在安乐大婚之,长宁公主就当街强抢了一个落单而行的美貌书生。那书生的家长愤而告上长安县,那县令竟然直斥:“真是不知好歹,公主年轻貌美,份尊贵,家财万贯,再怎么算都是你们占了便宜多少人想着法子想做公主的面首呢?偏你们这般纡腐不堪,令人可恼……”竟直接招呼左右将那苦主叉了出去。

    这苦主却是不知,此时的长安县并不是朝中正式封的官员,而是数前才走马上任的“斜封官”。

    这所谓的“斜封官”,自神龙年间就已经开始,到了景龙年间就更是大行其道。乃是指未经吏部,而直接出任的官员。这一类官员,多半都是走了安乐等诸公主又或是上官昭容的门路,直接缴了相应的钱财就直接上任。甚至其中不少人都是街头厮混的泼皮无赖,或是屠夫奴婢之类jiàn)籍之人。只因使得出银钱就成了一任官员,哪里还会去开罪于公主呢?

    虽然事闹得大了,可最后到底还是不了了之。听说那被抢的书生闹了几后也便顺从了长宁,后来得了个外放的小官远远地离了长安去做官了。

    这一桩荒唐事,在长安城中,很是风行一时。~虽然坊间多有嘲讽,可对长宁以及诸贵妇们来产,这不过是生活趣。哪管旁人如何说去,众贵妇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

    甚至于,在此事之后,长安街市上,不知怎么的,多了许多衣带熏香的年轻后生满街游晃。远远见得华车招摇而至,便有意无意地眼波流转,颇有**之意。一时之间,惹得城中贵妇纷纷游治于街,笑看此等奇景。哪管有卫道士大叹:世风下。

    敛财有道,安乐手捏着大把有实缺的官位和虚名的爵位在手,坐拥金山,享乐无度。可哪怕生活再奢侈,总觉意犹未尽,所以忙过了婚礼,就缠着李显立她为皇太女:“阿爷从前因俊奴驳了我的请求,现在那jiàn)奴死都死了,难道还不应了我吗?”

    李显被她揽着脖子撒发嗲地摇晃着,只得笑着应道:“我儿莫急,待你阿母做了女皇帝再立你为皇太女也不迟啊”

    他原本不过是笑语,却不曾留意到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