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_第二章 少年情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少年情怀 (第1/2页)

    第二章少年怀

    将近黄昏。李白从衙里走出来,仰头望着天边那抹艳如胭脂的霞光,忍不住一声低叹。

    回过头望着后敞开的大门里,衙役甲、乙有些幸灾乐祸的笑容。他挑起眉,突然放声大笑:“厮那不开眼的东西以为我李白真把这区区小吏之职放在眼中吗?我李白,手握生花之笔,舌绽珠玉之词,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岂会屈于一介小吏?你们回去告诉胡县令,就说我李白他在大明宫中腰佩鱼袋,面圣议政之事,也断不会小气到要报复他这小小知县的……他大可不必终惶惶,怕得连县令娘子的都爬不上了……”

    最后一句却是大大调戏,那几个奉命监视他离去的衙役,虽然也觉痛快,却不得不做态喝骂。

    李白却根本不把他们的喝骂放在眼中,竟这样长笑扬长而去。

    只是,虽然当着那些衙役的面前,潇洒无比。可远离衙门门前后,李白的面色便渐渐沉了下来。

    他有大志向,可如今看来,连个小吏都做不成,管晏之谈,帝王之术岂非都不过是笑谈。作帝之辅弼之人,竟连一个小小县令都不屑用他……真是可笑

    在酒家买醉,临走时仍又提了一小坛的“剑南”。就这样踉跄着穿过铺满了青石板的窄道。

    昌隆县不过是绵州江油县所辖的一个小县,地方并不算大。可青碧水,景色却很是怡人。

    正值暮,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李白便最在这样的子里于溪边读书。有时候,携上一坛好酒,几碟小菜,一卷好书,便可以度过一天的好时光。

    只是,今,却是与平的悠然心大有不同。

    李白穿过竹林,觅着水声向前。脚步仍有些踉跄,不知是绊到什么,竟是一下子跌倒在地。

    隐约的,听得一声女子的低笑。他晃着脑袋爬起来四下张望,却根本什么都看不到,只听得微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和不远处的流水声。

    拍了拍脑袋,他蹒跚走出竹林。却在抬起头时,呆怔当场。

    仍是他往来惯的溪畔,流水汩汩,溪畔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又有数块巨石错落溪畔。可是,此刻,就在他平常坐的那块巨石上,正侧卧着一个女子。

    从竹林这边望去,看不到她的正面,只见得一袭月白的衣袍,乌黑的长发,可单只这一个背影,他便突然觉得心口“砰”地一下,猛烈地跳了一下。

    咽了下口水,他缓缓走近,自石堆旁绕了过去。看清了,他才知那月白的袍子竟是一袭道袍。可是,穿着这道袍的女子委实不象个道姑。两弯黛眉,有如远山新晴。一点红唇,若初树尖的那一粒樱桃……

    这是一个他在小城中从未见过的女子。胜过被人说成是城中第一美人的胡县令夫人十倍。可是,这还不是让他震撼的。就在他凝神细看时,这女子突然睁开眼来。那是怎样一双眼啊象是秋中的深潭,象是夏夜中的寒星,象是他许久前曾经于梦中见过的仙子……

    “仙子?”他怔怔地叫着,在看见女子嫣然而笑时,才意识到自己真是出了丑。忙别过头去,轻轻地咳了一声。

    他也不是未经过男女事的毛头小子了。虽然仍未到弱冠之年,可也随着家中兄弟一起在教坊中鬼混过。可是,他见过的那些个女子,连面前这个女子的一片衣角都比不上。

    他一时说不清心底翻涌着的到底是怎样的绪,可那样的激动中却隐约有种酸涩。

    这女子必不是一个普通人。或许,真是一个落下凡间的仙子也说不定要不然,有哪个凡人竟会有似眼前女子般高洁而又华贵的气质呢?

    他胡思乱想,那女子却是望着他淡淡地笑,笑得一如早绽放的那第一朵迎。

    眼前这个少年,她曾见过。

    李持盈想起晨间这莽撞的少年,笑意便更深了几分。只是,这少年怎么竟这样一路走了进来?明明朝光和阿勒是在外面……啊

    突然间,她垂下眉,又是好笑又觉有趣。看来,这无意中闯进来的少年竟在这样无知的况下成了朝光送来逗她开心的玩具了。

    勾起嘴角,她望着少年,轻轻拍了拍边,“过来坐……”年过三旬,她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女,便是与男子相处,也自然不过。只是,偶尔她会想起安乐,想起太平姑母和上官姑姑……或许,她现在也同她们当年一样,只能在这样的男女欢愉中寻找着无望的吧?只是,那样让她刻骨铭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