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花无百日红 (第2/2页)
”转目望向朝光,她忍不住微微一笑:“辛苦了,这事做得好,我叫秋眉备了座宅院,你去瞧瞧,是不是喜欢。若喜欢,搬过去住就是。” 朝光脸上一红,虽然已是中年,却仍带着少女般的态:“贵主又说这些做什么?我可只陪着贵主的。” 李持盈一笑,却不说话。虽然朝光拒绝,可那宅院便是用来让她与阿勒相会也是好的。 “找个人,把岳氏的事传进宫去。我就不信,三郎哥哥对那武氏真如此深,竟然什么都不计较……” 虽然对外都说是偶感风寒,需要静养。可是一连几副汤药吃下去,武贞儿心悸的毛病却仍然没有好。 整夜整夜的睡不安稳,一合上眼就会看到那几张血抹糊的脸。因这样的惶惑,她只觉得上越来越沉。就是有心趁着这个机会再为皇儿争,也觉力不从心。 这,她在朦胧间,听到有人在边说话。隐约听到是在说什么“太子”,她心头一惊,霍然醒转,半撑起,便听到外面两个宫人在说:“听说今圣人下了诏令,册立忠王李亨为太子。还说要大赧天下,咱们这些宫人也有赏赐呢……” 武贞儿听得心惊,只觉脑子里嗡嗡作响。有心叫,却又发不出声音,竟是眼一黑,便晕劂过去。待她醒来,已是天黑。 虽然中点亮了所有的蜡烛,却仍有些暗。一道人影背对着她,长而立,默默望着窗外的新月。 “三郎……”她低低唤了一声,只觉得鼻酸。在李隆基转过头来望着她时,更是忍不住低泣:“臣妾不中受,让大家担忧了……” 李隆基低声一叹,走过来坐在边,拉着她的手,劝道:“莫要胡思乱想了,你好生休养,很快就会好了,你放心,朕除了我的贞儿,谁都不喜欢……” 心中酸楚,武贞儿把脸伏在他的掌心,泣道:“如今这样憔悴容颜,怎敢见君?三郎,若我变丑了,你也对我如初?” 李隆基微笑,只是轻抚着她的背脊。 武贞儿沉默片刻,咬了咬牙,才低声问:“三郎,听说,你已经册立忠王为太子了?可是真的?” 李隆基默然片刻,沉声道:“是,忠王聪敏过人,仁英悟,且从多位名师受教,可立为太子。” 武贞儿皱眉,颤抖着嘴唇,涩声道:“那瑁儿呢?我以为三郎在诸子中最衷瑁儿,原来是我看错了吗?” 李隆基迟疑了下,“我确是衷瑁儿,可是,他不可为太子。” “不可?难道说三郎从没有想为立瑁儿为太子吗?”失声惊问,武贞儿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甚至带着些审视的味道。 如果李隆基从没有想过立她的瑁儿为太子,那她这些年的谋划又是为了什么?分明,他一直都那么喜欢瑁儿的,隐隐约约总是透露着讯息,让人觉得他有意立瑁儿为太子。怎么会…… 李隆基默然片刻,忽然抽出手,淡淡道:“你安心休养就是,不要想太多。放心,朕不会责罚于你……” 心口一跳,武贞儿怔怔地望着李隆基,竟不知作何反应。心口乱跳着:他知道了他什么都知道了…… 没有等着武贞儿回应,李隆基站起来就要走。武贞儿一慌,探手扯住李隆基的衣角,哀声唤道:“三郎……” 李隆基的脚步一顿,却还是没有回头。 武贞儿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手中的衣角慢慢滑出手心,最后只落得空。 “三郎……”她低声呢喃,抬起头来,望着正渐渐走出外的影。忍不住伏在上哭泣。 转眼,已入了冬。 武贞儿的体越来越差。虽然渐渐的,也能起在园中走动,可脸色越是越来越差。 虽然李隆基仍对武贞儿恩宠有加,价值不菲的珍宝,名贵的药材如流水般送去,更下旨寿王、咸宜公主姐弟数人入宫相伴,可却仍阻止不了武贞儿的体一比一衰弱。 他不知道,有时候,人的心比体更加脆弱,一旦病了,便很难再痊愈…… 就在这一年的腊月里,武贞儿终于熬不住,撒手人寰。巧的是,她死的那一,正是皇后王慧君死的那一天。就是时辰也不过相差了半个时辰。 听到这个消息时,李持盈忍不住嘘唏,只觉冥冥中,苍天一直在看着这个尘世。 可惜,虽然苍天有眼,可武贞儿虽死,恩宠却更重十倍。就在武贞儿死去的第二,便被追赐为“贞顺皇后”,以皇后礼行丧。 武贞儿谋算半生,却没有得到的皇位,却在死后终于如愿。 而自此之后,大唐后宫便又陷入“战国”时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