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公孙康_第十六章 刘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刘伶 (第1/2页)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魏晋时期名士。

    刘伶嗜酒,酒风豪迈,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也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嗜酒如命、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豪言。

    刘伶曾任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泰始二年朝廷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刘伶不愿继续做官而拒绝,最后寿终正寝。

    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和。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刘伶高六尺,容貌很丑陋。放肆志,常以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从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世故漠不关心,只与阮籍、嵇康相交甚厚,遇上时便有说有笑,非常投机,携手共游山水,对于有没有家产根本不介意。

    泰始初年,刘伶任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朝建立后参与对策,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惟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年,朝廷派特使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最后老死家中。

    刘伶好老庄之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饮酒为常,甚至达到了病酒的境地,纵酒放达,做出了一些超越常理之事。与同样是借酒避世,“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为惊世骇俗。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刘伶所作的,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他喝酒之后,让“醉死便埋”等等,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鬼,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理念的心神再现,都是他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片锸任埋

    刘伶平少言寡语,惟以饮酒为乐事.常纵酒狂饮,数不止,刘伶常常坐着鹿车,带着酒,并命人拿着铁锹跟在后面,嘱令说,“我如果醉死了,就地把我埋掉.”他置生死于度外就是这样。

    刘伶病酒

    刘伶因饮酒过度而导致体不适,感到异常口渴,就向妻子讨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把酒器毁坏,哭着劝道:“你喝酒过量,这不是养生的办法,必须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但我不能自己,只能向鬼神祷告,自己发誓来戒掉酒瘾。你就准备祭祝用的酒。”妻子说:“我按照你交代的去办。”于是把酒供在神前,请刘伶去祷告发誓。刘伶跪着说:“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一次喝一斛,五斗消酒病。妇人之言辞,千万不能听。”说完拿起酒就吃喝起来,颓然醉倒了。

    某,妻子酿制了一大缸酒,刘伶见了又要酒喝,妻子说:“待酒熟之后,让你喝个大醉.”酒熟了,妻子唤刘伶喝酒,刘伶兴冲冲地揭开了酒盖,酒香扑鼻,刘伶忍不住俯就喝,妻子一把将他推进了酒缸,随即压上了盖子,气恼地对缸中的刘伶说:“这回叫你喝个够!”三天以后,刘伶妻听缸中寂然无声,急忙打开缸盖,发现缸中酒已见底,刘伶垂头坐于酒糟上,妻以为刘伶死了,急得大声呼叫,谁知刘伶慢慢地抬起头,笑着对妻子说:“你不是答应我让我喝个大醉吗如今怎么让我闲坐在这里”其妻啼笑皆非,知道无法让他把酒戒掉,只好任他****长醉.

    曝裈当屋

    刘伶旷达,任放诞,不为礼教所拘束,常常喝醉了酒,把上衣服脱光,**在屋里一边喝一边晃来晃去.一天,有人去访刘伶,见他如此模样,实在看不下去就讥讽他说:“你也是礼教中人,似这等行径实在有失体统.”刘伶听了,醉眼一翻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客人哑口无言.

    刘伶曾在喝醉酒时与别人争执,那人扯住他的衣袖挥拳要打。刘伶缓缓地说:“我瘦得像鸡肋不能让你的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