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逼宫篡位 (第2/3页)
周围的田地一并买下送给秦亦,所以说她现在已经是标准的地主阶级了。 田地大部分还是租给附近的农民伺弄,只留下紧挨着宅子的一圈儿,秦亦雇了点儿长工种菜专门供自家的食用。不得不说这古代没农药的菜味道的确不错,只可惜就是品种少了些,像秦亦喜欢吃的西兰花、洋葱、莴苣之类的一概没有。 车子离东门还隔着一条街,就已经能听到城门处的喧哗声,秦亦半推开车门问道:“出什么事了?” “回老爷,听说是城门外面来了许多难民要进城,守城的军爷不敢擅自放行,所以到现在还没开城门呢。”车夫听见她问话,忙把刚刚打听到的情况说了。 “难民?”秦亦疑惑道,“这时节怎么会有大批的难民?” “许是今年天冷,粮食不够吃了吧。”桑布猜测道。 秦亦却觉总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拍着车门道:“把亲王府的牌子挂出去,直接把车驾到城墙边儿去。” 车刚一停稳,秦亦没等车夫放下踏脚就径直跳下去,回头嘱咐道:“马上带夫人回家,阿布,回去以后马上闭门谢客,家里的人一律许进不许出,外人一律不许进府,多派人在墙根府内巡逻。”说罢便朝城门旁的台阶走去。 桑布有些担心地在她身后道:“你自己多加小心啊!”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还是让车夫掉头回家,想了想又吩咐在车边儿跟着服侍的下人:“你去慕容大人以及李将军府上求见,就把刚才老爷的原话告诉他们,听凭他们作何处置。” 吩咐完这话,桑布抬眼看看外面,原本晴朗的天气不知何时已经布满阴云,看样子又要有一场大雪。 名阳的城墙建筑的十分坚固,足足有三层楼高,城墙四角设有圆形箭楼,四面墙上筑有一人多高的掩体,掩体下备着滚木和礌石,每隔两步一个天窗状的箭孔,十步一张巨大的弩弓或是投石机,城墙的宽度足够二马并行。秦亦对城门的守军出示了自己的官牌,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城墙上。 她忽然发现自己运气不错,因为今日东门的守将是卫宇,见他正透过箭孔朝外张望,便也凑上去看,这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城门外足足有两三千人,各个破衣烂衫、拖家带口、哭的哭叫的叫,猛地一看倒真是凄苦不堪。 但是秦亦目光犀利地在人群中一扫,就觉得果然有蹊跷,有许多壮汉佝偻着腰尽量将自己藏在人群中,腰间鼓鼓囊囊不知道揣着什么东西。 她回身对卫宇道:“弓借我用用。”接过弓箭,她微微眯起眼睛,搭弓朝着站在空档处壮汉的腰间一箭射去。她这一箭射得极巧,角度极其刁钻地穿过前面的几个人,擦过那壮汉的腰间,随后便失去劲道落在地面上,没有伤到任何人,只是将那汉子的腰间衣服划破,一柄弯刀“铛啷”掉在地上。 秦亦马上回头嚷道:“全员戒备,点烟火示警,派人快马去其余城门通报。” 卫宇忙挥手示意众人听秦亦的吩咐,而后传令下去紧闭城门,疏散门口的百姓,并且命人快马进宫报信。 城门上的众守军俱都忙碌起来,城下的人见状不好,用刀逼着贫苦的百姓围在外围,其余壮汉都举着刀剑藏在人群中间,还有数百人手中拿着军用的弩箭。 秦亦心里不住地祈祷,其余城门千万别放人进来,不然到时候就不好收拾了。但是天不遂人愿,还没等去各个城门报信的人回来,大家就已经看到城内有地方开始冒起火光,烟尘冲天。看那方向约莫是南城大街,也就是说南门闯进来人了,而那条大街是直通向皇宫的…… 秦亦回头对卫宇道:“马上派人去通知兵部增派人手,另外派人去通知京畿府尹疏散和安抚百姓。不管用什么办法,你定要死守城门,坚决不能让人打开。”她边说边向城下跑去,抓住名守军要来一匹快马,心急火燎地朝宫门的方向赶去。 此时城内已经开始混乱,许多出来上工抑或走亲访友的百姓全都如无头的苍蝇一般乱跑,街上一片混乱。秦亦边打马赶路边喊:“都速速回家,让开道路速速回家。”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皇宫东庆门的时候,门口的禁卫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秦亦万分庆幸名阳城是长方形的,从东门到皇宫比南门要近上许多,她下马便掏出腰牌,虽然知道自己是根本无法命令这些皇城的守卫,但她还是嚷道:“城门出事了,难道你们没看到烟火吗?还不赶紧关宫门!” 喊罢她也顾不得什么行走的规矩,一阵风似的朝大殿跑去,因为按理说这个时辰早朝应该还没有散,待她跑到御道的时候,身后已经跟着两三个内官拼命地追赶:“秦大人,还在早晨,您这是要做什么啊?” “秦大人,您再不停下,下官可要叫侍卫了。” “秦大人,您如此疾行太有失仪态,您难道不怕御史参奏吗?” 秦亦顾不得理他们,拼尽全身的力气快步跑到大殿门口,在殿门前的禁卫还未抓住自己的时候大喊:“启禀圣上,有身份不明的人员武装闯城,南门似乎已经失守……” 大殿上忽然死一般地寂静,所有人全都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殿外,反而是顺康帝头一个反应过来,示意身边内官宣人上殿。 “殿外何人喧哗?带上殿来。” 秦亦便在两名禁卫的押解下上了大殿,实在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进正殿居然是如此情形。她跪倒在地先行礼请罪,而后焦急地道:“请圣上先下旨关闭宫门,一旦有贼人混进宫内,后果不堪设想。” 顺康帝倒也决断十分迅速,抱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心态,传令下去关闭皇城四门,所有宫殿人员呆在自己殿内,不可随意走动,这才又细问秦亦出了何事。 秦亦把早晨的事情如此这般地在殿上道来,所有大臣全都倒吸一口凉气,居然毫无防备地被人打到了家门口,而且闯城之人手中还有军用弩箭,这就已经不是一般的起义闹事,说不定就是夺宫叛乱。 顺康帝阴沉着脸半晌没有说话,忽然一指秦亦道:“你说如今该如何是好?” 秦亦一愣,殿上所有的大臣也俱愣住,不过皇帝问话是不能拖延不回的,秦亦只好压下纷乱的心思,斟酌着道:“微臣以为,如今应该严防、围捕、抚民,随后便是彻查、严惩、善后。” “唔!”顺康帝不知可否地应了声。 云相却发现他的眼睛微微眯起,随君伴驾多年,他自然清楚,顺康帝只有在思考抑或是赞许的时候会露出如此神态,不管是哪一种,秦亦这次是大大的露脸了。想到这里他挪出一步上前道:“启禀陛下,臣附议。” 他这一出列表态,其余大臣也都纷纷附议。 顺康帝微微颔首道:“恩,此事便由云爱卿统领、居中策应,这位……”他根本不知道秦亦是谁,于是卡在半截,身旁的内官急忙附耳提醒,他才继续说道,“秦爱卿及时发现危情、进宫报信,且策略妥当,便跟着云爱卿一同处置此事。”他这一句话,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