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悍妃_第一百七十七章 歌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歌舞 (第2/2页)

不乐意看到,男人们可会欣赏得很。

    太后看着明珠:“安王妃,哀家记得有一年你领了一群女孩儿给哀家跳了一支舞,那时哀家在和人说话,没顾得细看,只来得及远远望了两眼,却是极美极热闹的,歌儿也唱得好听,今年可还给哀家献舞?哀家今天高兴,想看一场热闹些的歌舞,宫里歌舞姬跳的都是千遍一律的样子,看多了也腻。庆王府的李侧妃善歌舞,原是要为哀家献上一曲的,她如今却有了身子,哀家高兴得很,自然不肯要她献舞,得她那份孝心就好了。”

    明珠目光灵动,看向上座的三个人,太后笑容慈爱,皇上和皇后一致在看她,不免暗想:老太后从未跟她提及当年献舞的事,也从没要求自己给她抚琴唱歌,这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寿筵上突然提出这个要求,若她没有什么准备,岂不是被她弄了个措手不及?还有她拉上李莫忧来说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她想说若是她也怀孕了,就不用献舞了?

    呵呵,老太婆挺狡猾的嘛。

    却见安王朝太后做了个揖:“禀皇祖母:孙儿与明珠虽然不能长侍在侧,却每日惦念着皇祖母,明珠更为皇祖母寿辰做了许多准备,精心调制眼药,以期皇祖母眼疾能在生辰之日完全康复,看得见锦绣歌舞,灿华美景,孙儿告诉她皇祖母喜爱荷花,她想尽办法为祖母培植江南名品各色荷花……许是她孝心所至,这样寒冷的季节,荷花也能盛开得如此艳美”

    明珠听得头大:这家伙不用这样吧?太会吹了,要是被太后查到实情,死定

    皇上频频点头,微笑道:“嗯,朕看到了确实艳美不凡,都不敢相信是真的荷花,明珠孝心可嘉”

    明珠在位上俯首行礼:“谢父皇夸奖尽心孝敬父母长辈,原是儿孙辈该做的”

    又对太后说道:“孙媳为皇祖母准备了一曲江南歌舞,名为太湖美,愿皇祖母喜欢”

    太后本出自江南名门,自小儿在太湖畔长大,十二岁离开故土,选入宫中之后再没能回一次家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浓厚得难以化解,此时一听到明珠报了这个名儿,不免心情激动:

    “皇祖母喜欢喜欢得很呢”

    明珠笑道:“灵王与仁王曾听过一首曲子,言道此曲美妙动人,愿以古琴玉萧伴奏。”

    太后很高兴:“灵王会抚琴,仁王会弄萧,哀家久已没听到他们的合奏了,好好极了”

    明珠原来为太后寿辰准备的歌舞并不是这首太湖美,问过安王知道老太后是江南太湖边长大的,这才动了心思,她前世外婆也是太湖边长大的,一辈子最爱哼唱江南小曲,明珠耳熟能详的太湖美,旋律优美,意境迷人,用这首曲子编排的各类舞蹈她和雪儿看了不知不多少遍,叫雪儿直接带着女孩子们走上几次台步,定下妆容服装,配备了乐器道具,三两天时间就搞掂了。

    因为是群舞,既要展现绮丽清奇的江南特色,又要突出繁华热闹的舞台气氛,十一个极有功底的陪嫁丫头都要上场,还不够,也没有了奏乐的人,安王原先不住在京城,王府内不养歌舞姬和乐伎,便借用了灵王府中的舞姬乐伎,连带着灵王仁王也一并用上了,当然那是他们为美妙的乐曲所迷,自己愿意上来的。

    两位俊雅灵秀的王子走出席位,朝太后和皇上、皇后躬身行礼,就留在殿中央,一人持萧,一人抚琴,另有几十名乐伎在殿侧cao持各种乐器相配合,悠扬的萧音响起,引出十八名身穿粉红色华丽轻裳的佳人,行云流水般踏歌而来,柔美的嗓音纯净清甜,让人想到山间甘洌醇香的清泉,佳人个个秀丽清雅,粉嫩娇美,犹如晨间初绽的荷花,太后看得眉开眼笑,江南美人正是如此丰姿啊,想当年她风华正茂,就是这般柔美模样。

    只听她们唱道:

    太湖美啊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

    水下有红菱,

    水底鱼虾肥,

    水边芦苇青

    稻香果香绕湖飞

    太湖美啊太湖美……

    仙乐般的弦音,美妙的歌声,柔漫的舞姿,再一次迷醉了紫云殿内的君臣,太后更是被歌词触动了思乡情怀,泫然而泣,流下两行热泪,内侍忙跪呈温热的湿帕巾,身后宫女拿了帕巾,轻轻为她拭泪。

    皇上有些惶恐地问他的母后可有不妥?太后微笑着摇了摇头:

    “哀家想念家乡了”

    殿上母子俩喁喁细语,殿下百官全心观赏歌舞,皇后面无表情,眼神微不可察地扫向阶下的郑玉儿。

    三五级玉阶下,郑玉儿与真儿并排而站,郑玉儿的眼睛同样微不可察地看向对面,一名内侍站在帷幕暗影里,轻扬拂尘,悄然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