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转大清_第三十七章 赈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赈灾 (第2/2页)

答道。

    “怎么想起赈灾呢?”

    “觉得是我们应该的,咳咳——”图运觉得嗓子发紧,忍不住清了一下,他对这位外面传言中极是严酷的亲王心存惧怕。

    “我们是皇上的奴才,赈灾也就是替皇上做点事儿,这是奴才的荣幸和本分。”

    胤禛以拳击掌:“好!好一个本分。可惜好多人忘了自己的本分了。”

    “你舍粥几天了?”

    “五天了。”

    胤禛走到锅跟前,脸色一下就变了:“怎么是菜面糊糊?不是说大米粥吗?”

    图运立马又跪下了:“我粮店里的大米昨天吃完了,新进的米还在路上,没办法只好喝糊糊了。不过糊糊做起来快,灾民每人一天可以吃两次,孩子则可以吃三次,大米粥一天只能轮上一次,明天大米就到了,我也只是将就一天的。”

    “你舍出多少米?”

    “五万斤。”

    “五天五万斤。灾民越来越多,还好那边也有人开始搭粥棚了,不然我们这里每人一天一次也不能保证,我还让人盘了新灶,明天就可以用上。”

    “为何要放菜呢?”有随从从锅里舀出一小碗,胤禛接过去,吹了吹,他尝了一口:“还是咸的。”

    “天热,出汗,怕大家不吃盐没劲了。还有,现在大部分菜比较老,吃了在肚子里停留时间长,人不容易饿。主要害怕人们饿极了开始哄抢,闹出人命。加点菜对人身体也好。我的苜蓿园里现在大半叶子都捋光了,只剩苜蓿杆儿,过两天就没菜放了。”

    胤禛微微点了一下头,心里不由暗暗赞叹:这年轻人,行啊,对皇上忠心耿耿,做事沉着老练,思维缜密,以前就有人在他跟前提过,木不啦叽的卫国公有个极为敏慧的儿子,善庶务,眼光独到。今天一见,岂止是庶务一途他擅长,这份忠心和审慎就极为不易,此人可用,说不定可堪大用呢。

    “明天,你到户部做事,就先主持这里的舍粥吧。”

    “谢王爷恩典!”图运磕头谢恩,图清不吭气也跟着在后面磕头。

    第二天一早就有户部的人带着衣冠来接图运,下人服侍图运更衣,在院子里摆上香案,接旨。

    图清听来人奉天承运地念了一串,最后明白图运要当户部的一个六品的主事。

    “皇上口谕:舍粥的地方急需要人来管,就不用去乾清门谢恩了。”

    图运又在香案前磕了几个头表示谢恩才起来。

    图运带着小厮坐轿子去户部应卯,正式成为大清官员中的一个。

    京中盛传图运几万斤粮食换了个六品官帽戴的故事,所有听见的人都又羡慕又嫉妒地说:“这小子什么事儿都能以小赚大。早知道赈上几天灾可以换个六品官帽戴,咱也去舍粥。”

    京中好多亲贵嗅到其中暗藏的味道,纷纷来舍粥,一时城外粥棚遍布,图运只负责不要起纠纷就好,一点都不害怕灾民吃不饱了。

    但图运又有了新的忧虑。成千上万的灾民集聚京城城外,一天吃饱了无所事事,就是聊天说话一个不对都容易起纠纷的,何况这天南海北的,人多嘴杂,谁知道有没有夹杂一些别有用心的呀。晚上回到府里,他考虑再三,还是写了份折子请求朝廷号召尽量以工代赈,疏散灾民。折子到了户部上书那里,尽管和图运有隙,但此事重大,他也不敢怠慢,加了批语转呈大内。

    皇上批谕:“甚好,着即办理!”

    雍亲王指挥工部、户部的官员共同努力分流灾民,正是即将夏收时节,京城的贵族大户也纷纷安插灾民在自己的庄园做短工,城外的灾民慢慢散尽。

    皇上一日和雍亲王论朝中诸事,说到了疏散灾民实乃安国良策,不经意地感慨到:“这个喜多拉·运多格肯用心于事,可造就。”雍正觉得皇上在夸自己慧眼识才,心里十分高兴,太子被废这么多年,有能力的皇子还不都在皇上跟前拼命表现,以期获得垂青,将来能荣登大位。皇上夸赞的越多,希望就越大啊。

    凤煜忽然来信,说是查访到图清的仇人的大量证据,要图清过去一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