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69 小姑和大嫂各有打算 (第1/2页)
回到安时院,靳宜安就将遇上了明菊的事告诉了明兰,毕竟是多年的姐妹,闻之明菊尚在人世,明兰心里轻松了许多,但想到向来心高的明菊竟然做了歌伎,她又忍不住一阵阵心疼,听说靳宜安明儿还要让人去给明菊送东西,她连忙自告奋勇应下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明兰就出了府,靳宜安倒也不担心她,当初的她们绣些东西舀去卖,都是明兰舀出去的。 子比过去好过了很多,心里也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了,现在连明菊的下落也找到了,靳宜安只觉得浑都充满了力气。 不过,靳宜安的好心没有传到别人心里,至少靳府的主母杨氏如今正心烦意乱。 能令她心烦的,自然还是宜宝的婚事。只是这次令她如此烦躁的原因不是出在宜宝上,而是出在靳芳云上。 鸣麓院的正房里,靳芳云正陪着常老太太说话,柳齐闵也在场,一碧色袍子衬得他越发清秀,言谈又极为乖巧,几句话都逗得常老太太开怀大笑。 “云儿啊,齐闵也大了,怎么还不定亲?可是没找好人家?”常老太太笑得格外温和,眼睛不住的打量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外孙。 柳齐闵长得很好,这一点,他随了他的父亲,尤其是一双笑起来就完成月牙的眼睛,让人怎么看都觉得格外讨喜。 靳芳云听常老太太主动提起这个话题,顿时笑开了:“可不是大了嘛,还总觉得他像个孩子呢,算算看竟然已经十七了。女儿倒是想给他定门亲事,可又不知道该寻哪家的姑娘。我可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也要找个知根知底的好姑娘。” “要知根知底?你们刚回京城,怕是京里的门路还没熟呢,倒是可以让你大嫂帮着你寻摸个。话说回来,姑爷在任上时,你就没留意过门当户对的姑娘?”常老太太慢吞吞的问道。 “唉。那些个姑娘家要么年龄上不合适。要么小门小气的上不得大台面,女儿怎么也不能让闵儿娶个那样的回来,还是京里的姑娘规矩好些,若是能知根知底。跟咱们家有关系的就更好了。”靳芳云捂着嘴轻声笑道,“我呀,打没离京前就喜欢宜宝。这三年不见,宜宝出落得越发水灵了,又懂事又乖巧。若是能亲上做亲就好了,可惜怕是我家闵儿配不上呢。” 杨氏刚走进来,就听到了这句话,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亲上做亲?她倒是打的好主意!就她那个儿子也能配得上宜宝?别妄想了。 “哟,大嫂来了呢,”靳芳云听到脚步声转过头去,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三分。“我正和母亲说起宜宝那孩子,可巧儿你就来了。” 杨氏按下心头怒火。先和常老太太问了安后才淡淡的一笑,说道,“宜宝?可是那丫头又哪里惹了祸了?她被我惯坏了,从来就是个惹是生非的子,若是哪儿做了错事惹了meimei生气,meimei可别往心里去。” 她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立刻有小丫鬟端了茶上来。 “大嫂哪儿的话,我喜欢宜宝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再说了,宜宝那孩子乖巧懂事,怎么可能会惹祸,我看咱们靳家这四个丫头里头,宜珍还小,大的这几个,就数她最出挑了。” 靳芳云边说边笑,可杨氏却被她那笑容弄得一阵腻味,向来不太亲近的小姑回来后突然向自己示好,她本就满心狐疑,现在总算是知道了,原来小姑打上了她宝贝女儿的主意。什么叫做癞蛤蟆想吃天鹅,她会让靳芳云明白的! 人老成精,哪怕杨氏掩饰的极隐秘,可常老太太岂会看不出杨氏的不快,扫了一眼仍在夸着宜宝的靳芳云,她轻咳了一声问道:“老大媳妇,你这会儿怎么来我这里了?这个时辰正是要忙的时候吧?” 杨氏闻言连忙笑道:“可不是么,偏今事还极多,常威侯的夫人忽然间去了,兵部侍郎的公子又要娶亲,还有老爷同僚的母亲病重,林林总总都是事儿,可谁知道,齐郡王的夫人在他们王府举办什么消夏会,竟给儿媳也下了帖子。儿媳想着这也是个脸面,所以来请老祖宗示下,若是去得呢,儿媳就带了宜宝同去,若是去不得呢,儿媳也好回了他们。” 靳芳云脸色不太好看,她的夫婿仅是个从四品的知府,又一直外放,哪里有机会和京中的权贵人家来往,更何况知府夫人在别处听着好听,可进了京城,有的是三品二品乃至一品的贵妇,哪里轮的上她靠前。就好比杨氏口中说的这些,她是一个也没机会结识,更别说齐郡王府了。 “齐郡王府么……”常老太太沉吟了下,缓缓说道,“去也无妨,只带宜宝一人去么?” “宜珍还小呢。”杨氏的话听起来不像是回答常老太太的话,可房中的人都明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