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5 (第2/2页)
都拍手称快。 华恬听到蓝mama传回来的话,心中冷笑,看来这些人都以为自己是泥人,可以随便拿捏呢。说话之间,隐隐带着要挟,真让人不愉快。 于是华恬不为所动,仍旧是不愿意再用,只咬紧了这些人为奴籍,却背叛主子,不敢用,怕将来生了大祸。 沈金玉见状,使人暗地里在镇上散布流言,说华六小姐心思狠辣,竟不顾原先为华府服务了大半辈子的老奴,要由人自生自灭。 听到这些谣言,华恬也不甘示弱,马上使人反击,说原本管事、庄头,正的副的相加,共有十二个。其中七个是华二夫人的嫡系,故而被华二夫人保下了。其余五人是弃子,要扔给华府大房,拖垮大房呢。 两人斗法,流言是对华恬不利的先出现,但很快对沈金玉不利的谣言出来,板回了颓势。 沈金玉最近的名声实在太差,可谓声名狼藉,加上对她不利的流言合情合理,很快便越传越远,越传越广。 以致最后沈金玉功亏一篑,名声更加难听。 那五个庄头、管事不是沈金玉的嫡系,仍能做到那般位置,可见都不是常人。 他们听了两方流言,彼此商量了一番,想起沈金玉的无情无义,咬咬牙,对外宣称,确是二夫人不管他们了,只求大房能救救他们。 由此,先前对沈金玉不利的谣言,算是证实了! 沈金玉的名声,彻底臭了!先前只道是大家的猜测,如今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此举取悦了华恬,可是她表面上还是不同意,直到华恒、华恪回头教育一番,说是人孰无过,过而能改,便该给他一个机会。 因此,蓝mama在华府角门边,对着那五个管事道,“小姐受到大少爷、二少爷劝慰,道人皆有过,若能改正,且确保忠心,便让他们回庄子里干活。” 改过,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若是主子相信了,便算是改过了。至于确保忠心,便只有卖身契一物了。 五个管事庄头想着,事已至此,和二夫人是彻底撕破了面子,便又商量了一番,到华府角门去求二夫人给卖身契。 此事一直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山阳镇都在关注。这一出自然也瞒不过众人的眼睛,大家更加兴奋了。 看吧,果然是华二夫人不安好心,竟将那些卖身契在她手中的人扔到大房的铺子里去。 沈金玉狼狈不堪,使人传出话去,说是华二夫人最近旧疾发作,一直不理事,竟忘了将卖身契交给六小姐。同时,暗地里将五个庄头、管事及其家人的卖身契,全部都给了华恬。 华恬拿到卖身契,分配了活计,将人都分派到田庄上。 因这些人都不可信,华恬只是让他们做了副管事,或是副庄头,正的管事与庄头,仍旧用蓝mama的人。 此举让那五个管事、庄头悔得肠子都青了,早便不该跟着二夫人去得罪六小姐的! 等到一切差不多事了,荣华堂又传出,近日因刁奴事件,闹了许多事,损害了祖宗名声,因此大房三兄妹代替华府,要到无果寺礼佛积德,求祖宗原谅。二房各人因身体不适,都在家中安歇。 这话一传出,镇上人又是一顿赞颂。 华家大房,果然是知书识礼之人,因奴仆闹事,也责无旁贷,自己去念佛向祖宗赔罪。 至此,铺子、田产、山林等的管理权,终于被收回到华恬手中,且事情也渐渐淡下来。 这日,华恬专门使沉香到外头去买笔墨纸砚。 过了两日,华恬又让蓝mama叫那说书人连续两天说了同一个故事。当然,这不是说整日都说同一个故事,而是一天之中说数个故事,其中一个两天都说了。 两件事都做完之后,等看到了婉姨娘的丫鬟杏儿一日偷偷上了街之后,华恬便着手准备去城外的无果寺了。 十月二十七,宜出门,宜嫁娶。 大房三兄妹,身穿素衣,一道坐着府中的马车,离开华府到城外的无果寺礼佛去了。 因为带的物品较多,又要在寺中抄足九篇经书以表诚心,三人决定在无果寺住一晚。为此,华恒、华恪专门向先生告了假。 出发前,这些消息便在镇上传开了。镇上人都道大房三兄妹有孝心,敬畏祖宗。 马车轱辘,驶过山阳镇上的青石板路,一路往城东而去,很快出了镇子,走在官道上。 但见官道两旁,青山萧瑟,茅草根黄,一派秋景的萧条景象。R115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