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春光_第五十四章 冬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冬月 (第1/2页)

    进入冬月,天气转冷,凉水就卖不动了。知味斋趁此机会推出“糖水”系列,果然大受欢迎。这糖水,香甜可口,关键是它还热乎乎的。在日渐冷下来的冬月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糖水,那绝对是一种享受。不出几日,就成了定陶的新时尚。

    如果说开业那天,很多来知味斋买点心的,是看在买一送半的优惠活动上尝个新鲜。那这之后,知味斋就凭口碑与一直领先其他点心铺子的新鲜感而赢得了市场。

    知县大人的夸奖,只是起了一个带动作用,最关键的还是每个吃过知味斋点心的人都会说的两个字——好吃!尤其,知味斋每隔个两三天,就会推出新花样,或是从没吃过的点心,或是好喝又好吃的糖水。时不时的,还有些虽然不值几个钱,却让一干孩子瞧得眼都不眨的小玩具派送,时时刻刻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

    现在,定陶县的问候语,尤其是小孩间的招呼已经改了,不是“吃了吗?玩什么?”,而是“吃过派吗?”“喝糖水了吗”“你领着知味斋的玩具了吗”?

    要是有连苹果派都没吃过,又没喝过糖水,甚至手上连一只知味斋送的竹蜻蜓都没有小娃,在朋友群里一准要觉得没面子。

    冬月里,知味斋最受人欢迎的就是几样糖水——芝麻糊、油茶面和汤圆。要说这三样吃食,对定陶人来说,那真是新鲜。

    芝麻糊和油茶面,其实很相似。过粉状物。再配以糖霜,热水冲煮即可食用。这个不仅可以堂吃,还可以买回家自己冲泡,吃起来又方便即省事。

    只不过。这芝麻糊,知味斋用的是黑芝麻研磨而成,满口芝麻香。而油茶面。则是用白面炒制成棕黄色,吃的时候又可按照个人喜好添加上等花生碎、瓜子仁、白芝麻、榛子仁等等,吃起来又是另一种极致的香。

    至于汤圆,别说现在还没这东西,就是后世,北方人也一般都叫这个作“元宵”。什么煮元宵、蒸元宵、炸元宵,却大多都是元月十五元宵节才吃的。而且。个头比南方的汤圆还要略大些。在交通不便利,资讯不发达时,甚至好多北方人不知道,原来元宵这东西,在南方还叫汤圆啊!

    林贞娘初把这汤圆做出来后。那位刘原请的老师傅大赞林贞娘有心思,甚至还文绉绉地把这汤圆取了个雅名,叫作“浮元子”。林贞娘可不知道在后世这汤圆最初就是叫这个名字的。只笑这名字太雅,没有汤圆顺耳。不过有了老师傅口口相传,这浮元子和汤圆两种名字倒都传了出去。

    推出汤圆后,每隔五、六天就有新口味推出。什么芝麻馅,五仁馅,陈皮黄糖馅,红豆沙馅。水果馅……

    种类齐全,款款新品,把定陶县里喜欢甜食的人勾得馋虫乱拱,一天没去知味斋都觉得嘴里淡得没味。

    就这样,一间新开张的点心铺子,不到半月时间。俨然已经成了定陶城里最好的点心铺子之一,就是来城里办事的外县人要捎带点心回去,也要选知味斋才有面子。

    进了冬月,林贞娘很忙。忙着做新点心,忙着出摊子,忙着为她的梦想积累本钱……

    不过,忙碌归忙碌,该知道的八卦她是半点都没落下。

    知味斋开业时,她就猜过武家大管事蔺如辰回定陶怕是不仅仅是探亲那么简单。果然,没几天,就出蔺如辰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喝斥武三的传闻。

    听说武三被骂得很惨,从一直垂头听训到听训听到翻脸对骂,其过程真好似一出“六国大封相”。

    蔺如辰教训人时说得头头是道,情理兼具,可是骂人这活儿他不在行。武三一破口大骂,这位算是金牌经理人的斯文人只能气得脸发青。

    事情闹大了,武家四官人亲自出面,却没有像以往一样偏袒武三,而是压着武三给蔺如辰谢罪。

    蔺如辰虽平日温言笑语,一派儒商风范,可这回却是态度极强硬。也不知他和武四官人说了什么,武四官人勃然大怒。

    他这一怒,那位自忖是舅老爷,仗着四官人撑腰的武三爷,可是倒了大霉!

    “活该!就那混帐东西,凭他,也配姓武!”这话,是平素一向老实、闷不作声的武小六说的。

    至此,林贞娘才知道,原来那位武三爷根本就不姓武,也不是家中行三。人称武三爷,是因为他是武家三管事,又腼着脸求着四官人赐姓武,所以才有了这定陶声名赫赫的武三爷。

    现在四官人非但把他管事的职位一撸到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