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娇颜_第六十五章 数语论政惊少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数语论政惊少傅 (第1/2页)

    刘彻最终还是指派了李蔡为皇子少傅,李蔡得了令后,自觉脸上有光,虽然只是少傅,却教的是嫡长皇子,将来很有可能是要做帝师的。

    于是也就细心的整理了许多东西,打算要细细的教刘岳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储君,却没料到第一天讲学,刘岳就给他放了个天大的鸽子。李蔡是来了个大早,毕竟是给皇子讲学,自然是得来得早些,却没想到刘岳近午了才姗姗而来,而且没有半点不自在的样子,让李蔡没来由的心头火大得很。

    刘岳抬眼就瞧见了李蔡纠结成一分团的眉,心下暗笑,他向来是不喜欢孔孟学说,他喜欢庄子,所以他是不打算接受任何古代教育了。在现代读了几十年书,还嫌不够,到了这儿没升学压力,没有就业压力,还不趁着好好玩玩,实在对不起上天让他穿越一回:“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

    李蔡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摊开准备好的书籍和文献:“民论。”

    刘岳暗喜,要真讲军政大事,他可没这份天才,民生这倒是比较好忽悠一些,怎么说也是看过《资治通鉴》的,好歹也算是知道各个朝代对民本思想的看法:“天下之事,有可畏之势者易图,而无可畏之形者难见也。易图者亦易应,难见者必难支。故明智之君,不畏夫方张之敌国,而深畏夫未见其隙之民心。盖民心之摇,cao于敌国之变,其变之迟者其祸大,而患在于内者,必不可以复也。古者有畏民之君,是以无可畏之民;后之人君,狃于民之不足畏,而民之大可畏者,始见于天下。”(看不懂就跳过,摘自陈傅良先生的民论。)

    李蔡听了后,半晌没能回过神来,尤其是那句而民之大可畏者,始见于天下,更是彻底的把李蔡给震憾了:“皇子殿下,帝王之道何如,臣子之道何如?”

    刘岳看了看李蔡,就知道李蔡不是这么好糊弄,幸好他当年是学政治的,别的不知道,帝王之道,臣道还能不知道,只是未免长了些:“臣子之道在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若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於乱时,穷居於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

    刘彻早在李蔡问第一个问题时就已经在门外站着了,初听到刘岳的民论时,和李蔡一样的震惊,再听到李蔡问帝王之道时,心下不知怎的又是一颤,后听刘岳避帝王之道,而大谈臣道时,心下又稍微安定了些。

    上尊君,下爱民,刘彻听了这句话还是很满意于刘岳的表现的,刘岳才两岁,他都想问问这些刘岳是从哪体悟到的,难道天天跟着阿娇跑到外面瞎逛也能逛出经国济世的大胸襟来么。

    李蔡见刘岳没有回答帝王之道,便又问了一句,压根管不得刘岳已经在瞪着他:“殿下,帝王之道何如?”

    “我又不做皇帝,你问来做什么,李少傅不觉得,做皇帝很累人么。我娘亲说,那张椅子最不好玩了,还不如舅舅给我做的木马,晃来晃去的可好玩了。”刘岳不得已只好又把小孩子的天真浪漫给拿来出来,开玩笑,在汉武帝朝论帝王之道,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刘彻听后忍不住就笑了,笑的同时,心里却有些失落,刘岳果然听从了阿娇的教导,志在江湖,而不在江山权位。

    “说说便也无妨,在殿下看来,何为君王之道。”

    刘岳睁大眼睛,脸上写了四个大字,你很烦人,却无奈李蔡根本瞧不出来,只好挑些不紧不要的随便说说:“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

    (看不明白的亲可以跳过这些对话,虽然很难懂,情节需要。)

    刘彻点了点头,倒还算不错,年幼小儿能出这方话语,已经是很难得了。尤其在听到刘岳那句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时,心里感触更加深厚,小小年纪的刘岳,竟然也已经知道,做君王必需要隆威薄爱。阿娇知道么,这个孩子竟然是如此通晓上下之礼,是个胸有天地的孩子。

    李蔡已经无语,才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