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不许人间见白头 (第1/2页)
晕,我以为我发了章节,结果回来再看,今天竟然没发,抱歉,抱歉…… 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7年,这一年,对刘彻而言,是很伤痛的一年。 这一年他最衷爱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病死,带着仅有二十四年回忆,走到了他生命的心头。闻得霍去病的死讯时,刘彻愣愣地在宣室殿里半晌没能回过神来,霍去病在他的心里,一直是个少年英雄,风采卓然,且忠心耿耿。 比起卫青来,霍去病更加的纯粹,有着整个宫廷里都少见的坦诚,所以刘彻欣赏霍去病。 大臣们门起霍去病的安葬事宜,刘彻沉痛的思索了良久,选择了将霍去病安葬到帝陵旁边 ,坟墓形似祁连山,以彰其一生丰功伟绩。 刘彻还命人雕刻一批石人、石兽散置在坟墓周围。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战功,还特地让霍去病生前攻占河西地时,分置的陇西等五郡的匈奴移民戴上黑甲,排列成整齐的队伍,一路护送着他的灵柩,从长安到茂陵其墓地。 霍去病的骈文是由刘岳一手写的,其实是刘岳记忆里某位诗人所作,本来是听到霍去病的死讯时从脑子里迸出来,然后随手写下的。没想到,张骞这个手快的,转手就教给了刘彻。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注:《白马篇》曹植) 刘彻一看到这篇文章,就拍案而起,连叫了三声好,再叫了一声霍去病的名字,便又黯然的坐下了。再好的辞赋,也挽不回远去的英灵,只是若以这样的辞赋来做骈文,霍去病泉下有知,也该是喜欢的吧。 霍去病的葬礼,让长安城满是素白,百姓们自发地为这位少年将军送行,满街皆是哭别之人。宫中布告,长安城中,三日不得有饮宴、鼓乐,全城默默地为霍去病而哀伤。 当司葬官大声的念着骈文时,三军依仗拔刀而出,冷光青芒之中,一片悲凄,所有的将士举刀向天,以示他们对霍去病的尊重。 刘岳在旁边安静地看着,心中难说是什么感觉,对于卫家人他当然没好感,但霍去病的坦率纯粹,却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病死…对于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军来说,应当是十分悲凉的吧,更何况霍去病还这么年青。 但愿,人有来世今生,霍去病来生能投生在新中国那个点火纷飞的年代里,建大功立伟业,就算战死沙场,也不要再屈死于病榻之上。 怪不得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连白头都不许见了,何况是病死。 “父皇,不要伤心了,大汉地广人多,又岂止是一个冠军候。”刘岳靠近刘彻身边,很想帮刘彻做些什么,可是却终于还是选择了安慰一番便是,刘岳深知,他不应该和这一切牵太深。 刘彻眼睛不曾离开霍去病的坟墓,只是淡淡的声音问了刘岳一句:“岳儿,这世间真还有如霍去病一般的男儿吗?” 像霍去病这样的?估计没有了,这样的将星,就算不是千年一个,至少也要五百年,直到三国时期,才出了个赵云,再然后到唐朝才有个李靖。中国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让人脱口而出的大将名字,却是少而又少。 “当然有,一个冠军候去了,会有千千万万个冠军候站起来。”这话才说完,刘岳就忍不住低下头翻了个白眼,这叫什么事,这话刘岳一讲完就觉得浑身泛冷汗。 刘彻听在耳朵里,却眼睛一亮,是啊,大汉子民众多,难道就不能再有个和霍去病相媲美的少年英雄:“岳儿说得对,南夷未归,四海之内,还有非我大汉的土地,上天不会赐给朕一个霍去病却让他早亡,必会再给朕一个英雄儿郎。” 刘岳很想说,您的伟大功绩已经足以让后人膜拜了,不用再打了。但是,很理智地把话放在心里,武帝、武帝,让他不打可能吗。 “父皇,回宫去吧,葬礼已经完成了,冠军候在天有知,也会感激父皇的。”这么盛大的葬礼,就是普通的王候也没有享有过,霍去病是第一人。 刘彻再看了眼霍去病的墓,点了点头,携刘彻一起上了车辇:“岳儿,这些年,你也读过不少兵书,也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