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第2/2页)
破袄,又穿了爸爸以前上山的行头,翻毛羊皮袄。腰上扎了一根绳子,这个有用的。头上带着毡帽,把头发遮住,这么长的头发,洗起来很麻烦。她上辈子就喜欢长头发,可惜自己总是没有耐性留长。这次可得保住了。 上冻的山路很滑,这鞋就要给力,鞋子若不给力的话,那就惨了,已经有人来山了,靠近村子的地方有些雪被冻住了,打滑,二妮被摔的晕头转向的,觉得滚上山比较快。这心态绝对好啊!真正到了被大雪覆盖的山林中,这个敞亮,自由的感觉。 二妮没心没肺的抓野鸡,抓了一个下午的野鸡,这野鸡可有意思了,深山的野鸡多,还傻,乐死二妮了。眼看快天黑了,才想起正事,赶紧得找地方露宿了。 第二天又玩了一上午,这一次,陷阱得了一头梅花鹿,可以卖鹿茸的,这一次可以多卖些钱了。然后下午开始抓兔子,抓了好久好久,抓了两只活的。 进山一次不容易,尤其是深山,这里完全没有道路,每走一步,都可能会有陷阱或者是碰到毒蛇猛兽。这一次又往里面走了一些,这里更是没有多少人来过。看这周围的情况就知道了。本来还想多待上一段时间的,但是身上这身衣服实在是难受。东北冬天非常冷,零下四十度啊!穿着棉衣都能冻死人。再说了,这鞋子的问题一定要解决,穷人老百姓把靰鞡草填在鞋子里,能保证脚不被冻坏,这个东西虽然笨重,但却最保暖。 靰鞡草的叶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把茎叶锤打后放入毡靴中,能御寒,昔称“苏东三宝”之一。这靰鞡草也是草编工艺品、造纸的主要原料。旧时东北人用皮革缝制、内絮捶软的乌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贫民心爱的“草履“。“靰鞡”是满语皮靴的意思,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 苏氏有些担心二妮,一直在屋里听动静,不时的苏望,等到听见院子里有动静了,这才出来, “二妮,干啥呢?快进屋吃饭。都给你热这么长时间了。” 二妮把鹿就放在门口了,她是回来套车的,现在才中午,正好可以送到镇子上,把梅花鹿给卖掉。 “哎呀,不饿,我吃了,给我弄点热水。” “行,快进来。”苏氏见到一院子的东西,很高兴,又多了两只兔子,个头都挺大的,野鸡也有五只呢!二妮的意思是留下两只,剩下的卖掉,然后,再给大柱子买笔和纸。大柱子想跟着,苏氏没让,二妮答应他,给他买好吃的。 大柱子这个臭小子,嘴上的泡才消下去呢!本来二妮买了桔子打算给大家增加点营养的,可是这个馋嘴猫,竟然去偷吃,把桔子都给吃光了,他自己又是肚子疼,又是满嘴大泡,可把二妮给折腾坏了。 苏氏给出的答案是,大柱子不想上学,所以才上火的。 “奶,你让那小给说动啦?” “啥呀?啥说动了?”苏氏叫起来,不过那神色可是瞒不了人的, “奶,大柱子就得去上学,你想啊!他只认识一半的字,没认全,你说他是睁眼瞎吧?人家还是读过两年书的,可是说是认识字的,就认识那几个字吗?”二妮坚决不能让家里出来第二个半文盲,对于现在的繁体字,二妮老费劲了。 “也是啊!我也不求他能有啥大本事,不过,如果只认识一半,也确实白瞎了。还是多读点书。”苏氏听听二妮这样说,觉得也挺对的, “过了年就给他送去。咱们也该忙活自己的事了。对了,奶,咱们家今年做豆包吗?”豆包还是很好吃的。二妮有点想吃了。 苏氏笑着说道,“包,多包点儿,你放心吧!过几天就准备。” 岔过话头,苏氏也就忘记了,二妮套好了驴车,然后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鹿给弄上车。还带去了三只野鸡。 现在就要准备过年了,二妮得做好打算,下一步该怎么走。马上要过年了,在年前得再进山一趟,二妮总觉得心慌,这可能是因为太担心了,在这样的世道,还没有钱,医疗条件水平差,人身没保障啊!眼前能做的也就是多攒点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