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 摆平 (第2/2页)
,要不这会儿鸭子也长得差不多大了 既然世上没有后悔‘药’卖,也只能等明年再作打算。反正顾何氏也找着李氏说了,要她明年孵鸭子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声儿。李氏自然也是答应了。 朱氏看老2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就有几分羡慕妒忌恨的。当着秋菊冬梅的面嘀咕道:“还说是一个爹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呢藏着个凉粉配方,连咱们也一点儿口风不‘露’。又要假装好人,说什么让咱们种仙人草能赚钱。哼,那能赚多少?辛苦不说,种下去得多少时间才能收割呀?” 冬梅和秋菊互相看了看,秋菊一脸无可奈何的神情。朱氏就是这样不知好歹,她们也不是今天才领教。 冬梅清了清喉咙:“那大嫂你有什么赚钱的好法子不?二哥家的能琢磨出个凉粉来,你就不能琢磨出个热粉啥的?这样就不用瞅人家脸‘色’,自己也能赚大钱了不是?说不定到时候跟在你屁股后头,求你的人就多了去了” 朱氏晓得冬梅在讥讽自己,不服气地说:“你还别瞧不起人,保不准什么时候我也琢磨出个什么玩意儿来,一样能赚钱的” 秋菊好心,提醒她道:“其实大嫂若真能照着二哥说的,种好仙人草,稻田里养上鸭,收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 朱氏叹了口气,她也不傻,知道秋菊的话有道理。只是,她做梦也想着,怎么能不辛苦,又赚钱就好了 稻穗压弯了枝头,一眼望去,田野里一片金灿灿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着光。 顾家的稻田里,有李氏亲手扎的稻草人,可是依然抵挡不住贪吃的麻雀。 正是乡下最难熬的双抢季节,早稻成熟要收割,接着立即要犁田,‘插’晚稻。务必要在立秋之前将晚稻的秧苗‘插’下,否则耽搁了时间,收成将会大减,甚至绝收。 ‘鸡’叫出‘门’,鬼叫进‘门’。顾守仁和李氏,还有林生就这样起早‘摸’黑的忙着,连几个孩子,也没有一个闲着的。 秀莲一早就要烧好面条,盛进竹篮送到田头,这时候的顾守仁他们,已经劳作了两个多时辰了。就为了早上凉爽能多做点事,都顾不上喝口水,吃点干粮。 送过了点心,秀莲又赶着回家烧中饭。秀萍洗所有人的衣裳,帮着大姐煮猪食,‘弄’鸭食;金伟放鸭子;就连秀菱,也晓得捡拾掉落的谷穗。 看着爹娘割稻子时弓着腰,好长时间才直一下,手还在用力割着。 割谷其实是重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两脚成外八字撒开,弯腰,左手抓一把稻谷,右手持镰刀快速割下。一不小心,很容易割破手指。 他们不时将割好的稻子分小堆放好。要知道,田里全是稀泥,抱着稻子行走是很困难的,‘弄’得身上也全是泥。秀菱就觉得心痛极了。 一亩田收割完毕,稻子也分好了堆,又得打稻谷。用的是稻桶,一种四方形,上口大、下底小的木桶,三面围上竹编的遮粮,桶里放一只驼背的扎篱。李氏递,顾守仁和林生各捧一束稻子在稻桶内的扎篱上,用劲摔打脱粒。 脱完了谷,又得挑回屋前的谷场上晾晒。顾守仁将湿谷里的禾叶筛出来,看得出这很要腰力,又将谷子耙平。 秀菱现在晓得了,刚脱粒的稻谷,若不及时晒干,容易发霉,发芽。晒干之后,还要碾去谷壳,才变成大米。她以前从来不知道,随随便便吃在嘴里的米饭,是这样辛苦来的。再想起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越发有了感触。 直到午后,一家人才回来吃午饭,顾守仁的衣衫早巳被汗水湿透,他赤了膊,宽厚的背脊上挂着密密的汗珠,秀菱便在一边为他打扇子。顾守仁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李氏也夸道:“秀菱真懂事,都会照顾你爹了” 林生虽然也热得汗水直流,却怎么也不肯当了大家的面赤膊。他倒真是晒黑了不少,也比原先壮实了些。 吃过饭,随便倒在皂角树下的席子歇息歇息,又得挑着箩筐去地里干活了。 下午开工,太阳象火一样,树叶子也差点被烤焦,更不要说一丝风了。农田里更是散发出股股热气,打着赤脚踩进去,真的好烫脚。这个时候,只要有一朵小小的云朵遮挡一下阳光,就觉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如再有凉风吹来,人就像做神仙一样舒服 PS:第二更送到。求点击,收藏,推荐。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