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三章 便宜买卖 (第2/2页)
八娘,赖着不肯走,道:“你开着那样大的酒楼,一天的进账只怕也不止两百贯,怎会没钱?” 张八娘坚称无钱,方氏就耍起赖来,一把鼻涕一把泪,伏在桌子上伤心哭着,就是不肯走。正闹着,突然罗书生回来了,张八娘觉得方氏丢人极了,实在不愿让罗书生瞧见她的丑态,只好匆忙进屋取了两锭大金子,塞进她袖子里,道:“你自己兑去罢。” 方氏如愿得了钱,也不计较她语气不善,欢欢喜喜地离去,直奔兑房,央掌柜的将那两锭金子称了称,恰好值两百贯。她也不换铜钱,还将金子袖了,朝牙侩家去,一路上嘀咕:“八娘子真是做了生意的人,手量极准,一抓就是两百贯的。” 这位牙侩,住在东京最偏僻的小巷子里,院前一扇破旧的篱笆门,没有上锁,方氏推了进去,唤道:“牙侩,牙侩。” 牙侩正在里头吃茶,听见是她的声音,大喜,向旁边一名妇人打扮的女子道:“你真没料错,她果然是个楞头,这不就来了。” 牙侩心里欢喜,却故意磨蹭了半天,才一步一挪地走出去,懒洋洋叫道:“谁呀,好容易歇个觉,也不叫人安生。” 方氏道:“买卖上门,你还睡?” 牙侩斜着眼瞧她,道:“买卖?甚么买卖?” 方氏道:“我是来买林娘子的。” 牙侩转身就朝里走,道:“早就让人订了,我还道甚么事,早知道就不起来了,耽误我功夫。” 方氏好容易借到了钱,哪肯失了机会,连忙快步上前,拦住牙侩的去路,问道:“谁订的?可曾下过定金?” 牙侩故作思考状,道:“定金倒不曾下,不过他出价比你高十贯。” 方氏将袖子里的金元宝亮了亮,道:“多的十贯我没有,不过我能立时就把现钱付了,怎样?” 那金子闪闪亮,晃花了牙侩的眼,偏她还要强作镇定,为这十贯钱磨磨唧唧,犹犹豫豫,将方氏的胃口吊足了十分。如此过了半刻钟,她见方氏实在是没有多的钱,这才带着遗憾道:“林娘子只是叫我做个中人,并未卖身与我,因此行不行的,还得问她自己的意思。” 方氏忙道:“那咱们现在就去问。” 两人一同掀帘进屋,林娘子正坐在桌边,见她们进来,忙起身万福。方氏叫她抬头,再仔细看了一回,只见她瓜子脸,狐狸眼,一张小口血红血红,端得是惯常勾引人的模样,想必一定能笼络住张仲微的心。 她将两锭金子朝桌上重重一拍,道:“林娘子,你若是随我走,这两锭金子就归你。” 林娘子先是不同意,口径同牙侩一样,要她多出十贯钱,后经方氏一番讨价还价,还是以两百贯成交。牙侩乐得颠颠地,自抹胸里掏出一张现成的契纸,叫方氏来按手印。 方氏按了,又提议道:“咱们再到衙门去盖个印信,这才妥当。” 牙侩尖声叫道:“罢哟,夫人,衙门的印信,是那样好盖的?总要破费几个,才盖得上。” 方氏坚持道:“府尹与我二儿子极熟,想必不会收钱。” 牙侩笑道:“人口买卖,又不比土地,何必麻烦?” 大宋官府,对土地买卖的管理,要比人口买卖严格得多,凡是民间自立的地契,统称白契,若到了公堂上,官府是不承认的。但人口买卖就不同了,民间自立的人口契约,哪怕没盖官府印信,到了公堂,照样有效。 方氏这样想着,就依了牙侩,将契纸贴身收好,叫林娘子收拾好包袱,跟着她走。她没想到的是,林娘子竟是孑然一身,连个装衣裳的包裹都无,这让她诧异之余,又忍不住抱怨连天:“这桩买卖,说起来还是亏了,你光溜溜一个人来,还得我给你添置物品。” 她讲着讲着,却又猛地醒悟,就算要花费,也是林依出钱,与她甚么相干?她这样想着,脸上的笑就多了起来,一路走,一路细细叮嘱林娘子,让她到了祥符县,一定要设法牢牢抓住张仲微的心,若能使他夫妻二人离心,那就最好了。 -----------------------2010.7.10.例更----------------- 童鞋们,由于北宋暂定月底完结,情节所限,因此粉红票加更,只到160票,正常更新照旧。 所以嘛,160票后的粉红票,原则上俺就不加更了,俺很诚实的,事先就讲出来,免得大家投了票,却没看到加更,心里难过。 至于大家还投不投,就看咱们感情深不深了,对啵?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