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0、得失 (第1/2页)
留学生学语言,有两大类选择:一、国内学;二、国外学。 潘静埋头啃了两个月德语,过了初级。而潘静高中成绩、高考成绩、大一上学期成绩都好,又有清华这块招牌,学校申请很顺利。加上潘爸爸不介意多出点语言周的学费,所以到了现在,潘静拿到了主动权——她可以选择早点过去、在那边多学几周语言,好处是德语环境,只要肯开口,跟着电视说、公园找人聊,这就学得快;也可以晚点过去、在国内学语言,好处是衣食住行不用自己cao心。 潘静选了前者。 北京的春天短得叫人反应不及,一不留神就过去了。 就在这样稍纵即逝的春光里,简丹回家拿了QQ车,去机场送潘静。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机场高速已经不是寒假里那个样子,隔离带及路两旁,绿意盎然,赏心悦目。 简丹开了一点车窗,随手放了一张碟。 孙兴华买的碟,林依轮的歌。看碟的质量、听歌的音质,简丹辨不出是盗版还是正版。不过歌曲欢快,正适合开车兜风,上了机场高速,刚刚正好。 “…… 我们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们在龙飞凤舞的路上 让我们自豪歌唱,心中有个不落的太阳 我们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们在龙飞凤舞的路上 让我们自豪歌唱,心中有个不落的太阳 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 太阳还升起在东方 ……” 日不落? 那不是十六十七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十九世纪的英国,二十世纪的美国嘛! 当然,还有以后的我们。 所以简丹听着这首歌,莞尔失笑,却也从容骄傲——因为她亲眼见证!亲身参与!亲手成就! 等到停了车,简丹抓了送别的小礼物,取了这张碟,哼着这旋律,去了大厅。 *************************** 潘静他们在机场咖啡厅。 潘静接了短信,又惊讶又欢喜,在咖啡厅门口张望,等简丹:“来得这么早!” 潘爸爸与潘mama也意外,见女儿接了简丹进去,都起身招呼简丹坐,又问简丹喝什么。 简丹跟他们颔首致礼叫过“伯父伯母”,这才坐下来道:“矿泉水好了。又没什么事,就过来了。毕竟少说也要半年六个月见不着。”将小礼物与碟子一块给潘静,“德国冷,是袜子,反正袜子不嫌多。还有个碟,刚发现听着不错。”一边轻轻挑理潘静耳鬓一抹的长发,一时间很有“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就算潘静那样的性子,到这会儿,也满是离愁了——否则她一家子怎么会这么早就到机场?! 潘静看了眼那碟,拉了简丹的手摇摇,不知道说什么好,末了突然迸出来一个主意:“丹丹,你送我两句话吧?送两句忠告。他们俩都说了。” 简丹哑然失笑,呷了口矿泉水略想了想,望向潘静,轻声道:“第一,你的确是想换个环境,可更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去的。所以,记得尽心尽力,好好学,享受它。第二,到了那边你就是外国人,少不了招来更多的注意力,又或者被人当成中国人的代表。但是,别去求完美无憾,那个求不来;只求对自己无愧无悔。不想干的人,说什么话都与我们不相干。记住,在我们而言,你是最好的。但这不是因为你做没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是潘静。” 潘静应了一声,笑了。 简丹紧紧拥抱潘静:“过得开心。注意身体,健康第一。” “我会的。”潘静抱着简丹拍了下简丹的背,脸儿还蹭了蹭,又娇嗔,“可是,前头听着还好,后头你怎么跟我爸妈说的一样?” 潘mama眼睛本来就些红,这会儿又红了。潘爸爸点点头,转头拍拍妻子的手,含笑看这两个女孩,欣慰女儿有个这样的手帕交,可也吃醋。 他知道他知道——他一直都知道!一直一直就知道! 这个年纪的孩子,听同龄人的比听父母的多…… …… 因为是周日,大多数人有空,来送潘静的不止简丹。罗悦到了,霍俊与关翎来了。此外还有潘静的四个大学同学也来了。二女二男,都与潘静一个系。 飞机起飞,渐高渐远,冲向明朗的蓝天。 但这一幕,送人送到登机口处的亲友,其实看不到。 罗悦也开了车过来,比简丹的QQ贵了两三倍的车,不过也是紧凑型的小型车——牌子?牌子简丹又不认识——故而罗悦与潘爸爸送潘静的四个大学同学回去。 简丹则送霍俊与关翎。他们三个是高中前后桌,熟悉。 罗悦很快与潘静的四个大学同学打成一堆,互换手机号码。简丹没去。她清楚自己的性格,潘静要是在,她与这四人还能通过潘静熟识,进而或许会成为朋友;潘静一出国,简丹要了号码也没用。 简丹与霍俊、关翎走在后面。三人路过大厅。 关翎之前表现得颇为潇洒,还有把小幽默,可此刻,他隔着巨大的金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