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惊喜连连(2更求月票) (第2/2页)
他注目过来的同情目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欢快地写着东西。 却在这时,突的听到外头有人道:“赵王殿下驾到,陈公驾到。” 只一下子的,整个文史馆里的人都愣了一下。 赵王殿下……怎么会来这个地方? 难道他们将陈凯之踹出来还不满意,还要来痛斥他吗? 一时间,众人越发担心的看着陈凯之,那目光里的同情越加明显,一位状元公,就这样要被毁了? 众人思忖间,赵王和陈一寿二人便已步入其中,翰林院的一些学士,也纷纷陪着进来。 沉聚在自己思路里的陈凯之,终于感觉到了一点什么,停下了手上的功夫,恍然的抬眸,正好看到陈贽敬和陈一寿走进来,他们的眼睛也刚好的落在他的身上。 陈贽敬顾盼自雄,却没有做声。 陈一寿则是轻声唤道:“凯之。” 嗳? 这语气……不应该是怒气腾腾的吗?竟是这么温和? 这……算是赵王殿下与陈公特地来探望陈凯之吗? 面对突然间的情况转变,杨振兴诸人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这陈凯之何德何能啊,不是说被赶出来的吗?怎么可能…… 陈凯之也是顿感意外,但还是连忙站了起来,朝二人行礼。 陈一寿走到陈凯之的跟前,才笑吟吟地道:“凯之,你受委屈了。” “委屈,什么委屈?”陈凯之自己反而糊涂了,一脸不解地看着陈一寿,似乎询问,这是出什么事了? 陈一寿反而有些恼怒了,这家伙,到现在还在装,不过他却没翻脸,而是依旧笑吟吟地道:“殿下与我,是来道喜的,勇士营两百六十七人中了县试,洛阳县已经震动!” 陈凯之竟也呆住了。 这个成绩,连他都不曾想到。 陈一寿看着陈凯之震惊的样子,心里也明白,陈凯之应该也是没想的,这个成绩可以说是非常的惊人。 因此他捋须继续道:“所以殿下特地来向你取经了,怎么,你还愣着做什么?” 勇士营……竟是二百六十七人中了县试! 这震惊的何止是陈凯之,整个文史馆里的上上下下,都一脸感觉自己已经疯了的表情。 勇士营总共才三百多人,这就是说,这里头有八成的人都有资格成为童生? 这是一群大字不识的丘八,竟短短数月之间,就可以……可以…… 这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无人超越呀。 现在连赵王和陈公都来向陈凯之取经,这陈凯之单凭这个,就算是祖坟冒了青烟啊。 随来的几个翰林学士,也都震惊无比。 大陈最推崇就是教化,因为儒家的原因,所以朝廷崇尚的乃是以德治国,而这个德从哪里来呢?按着儒家的理论,读书,方才能明事理,明白了事理,才晓得是非,晓得了是非,于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后,才衍生出了德。 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深信,只有推广了教化,将教化尽力的普及出去,人皆为尧舜,那么才可以得到大治之世,几乎每一个人,都深信这个道理,没有丝毫的动摇。 那么……如何教化呢? 谁都知道,问题出在教化,可要推广教化,却是不易的事啊。 朝廷对于地方官的考核,除了修河还有诉讼,最重要的就是教化了,可论起来,这教化的推行,多是流于形式,其实也怪不得别人,推行教化需要资源,地方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对于绝大多数庶民而言,就算读了书,又有什么用呢?何况他们也读不起。 可陈凯之在数月功夫间,竟实实在在的教化了一群混账一般存在的勇士营丘八,这……是何等的显赫功劳啊。 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圣人,方可以做到有教无类,比如孔圣人,就有三千弟子,其他的圣人,亦是以弟子众多而著称。 对,取经…… 于是每一个人都热切地看着陈凯之。 现在,只剩下唯一一个疑问了,陈凯之是如何将这些人调教出来的。 陈贽敬的唇边微微的透着亲和的笑意,此时开口道:“本王欲上奏太后,请你来辅导天子读书,如何?” 他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从今日起,只要你肯点头,你陈凯之便是皇帝的老师了。 这显然,也是陈贽敬借机招揽的心思。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羡慕起来,一个小小修撰,直接成为天子的老师? 这是国朝未有的事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