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初恋 (第1/2页)
---------------------------------------------- 皇宫,御书房。 朱毓昇将手中的奏折扔到桌上,脸上表情阴晴不定。 侍立在他身后的太监惠周忙很有眼色地递上一杯温度恰到好处的浓茶,又让小太监端着热毛巾上前给朱毓昇擦手。 这二年的小孩子怎么都笨笨的,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还得咱家使眼色才懂得去服侍! 惠周不满地看了那小太监一眼。 朱毓昇随手拿起热毛巾擦了手和脸,一挥手便说:“你们都出去。” 自然,这个“你们”,是不包括站在御书案前的锦衣卫副指挥使萧卓萧大人的。 太监们知道主子要和萧大人商量密事,忙鱼贯倒退而出,十几个人匆忙走动中却也没发出半点声音,可见往日训练有素。 朱毓昇死死盯着他书案上的两堆奏折,确实关于“鹿城学政陆寒乡试泄题事件”的上奏。 从西南道布政使对陆寒的指控,到朝中某些官员的帮腔弹劾,又有另一部分高官开口替他说话,表示“纯属冤枉,另有隐情”…… 从五品的官儿,放在地方上或许还能算有点地位,在京里可是比米粒也大不到哪里去。 一个小小的西南道学政,竟能在朝中掀起这样大的风波…… “萧卓,依你看来,此事究竟真相如何?” 萧卓沉吟了一会儿,中肯地说:“微臣不了解此事始末。不过微臣与陆子昌相识多年,觉得此人为人光风霁月,当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或许真是巧合?” 朱毓昇抬眼看着萧卓,玩味着萧卓所说的“光风霁月”四字,心中五味陈杂。 他又想起了自己与陆寒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见面——就在那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上。 那是去年春天的殿试。 他站在高台上,遥望着人群中的陆寒。 陆寒当时尚未蓄起胡须,白玉般的面庞上目如点漆,炯炯有神,文雅却又带着一丝英气。 同样的蓝色进士袍,他穿着就是比别人穿得精神。朱毓昇向来自诩人中龙凤,但也不得不承认陆寒的出色。 后来陆寒交上来的卷子,也写得文采斐然,言之有物,尖锐深刻,十分切中朱毓昇的心思。 当时朱毓昇本想狠狠黜落他到三甲同进士里头去的,但陆寒这文章太打眼,好几个考官都赞过的。朱毓昇不想做得太明显,便给了他一个二甲传胪,也算高名次了。 但他始终无法控制自己的妒意,又因为芳菲被软禁在宫里,为了让芳菲死心跟着自己,他竟让陆寒没能通过庶吉士的考试…… 萧卓想了想,说道:“皇上,关于这事,微臣倒有一些消息要禀报。” “你说。” “我听说,似乎有人在拿陆寒得了二甲传胪又没考上庶吉士做文章,说他失了帝心……” 朱毓昇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 “朕不是封了他从五品的学政吗?” 萧卓说:“当时是吏部直接下的命令,外头也不知情,只知道陆寒考不过庶吉士是皇上您亲自过问的结果……也许他们觉得陆寒能得到学政这个官位,是缪大儒发动门人争取来的。” “混账!” 朱毓昇把桌上的奏折一扫,怒道:“党争,党争!” 萧卓见自己把话点到了,也就暂时不再开口。 陆寒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牵扯极广。 简单地说,就是同安学派与西南学派出身的官员们之间的党争。 同安学派出身的陆寒,被委任到西南道来做超出他殿试成绩的学政一职,本来就引起了西南学派的不满。 西南学派的人认为,这是同安学派的缪天南,往西南打下的一颗钉子! 之后,陆寒一到府学,就大肆处置原来的教授、训导,虽然师出有名,依然给人“排除异己”的感觉。 再后来,同安学派的几个大儒在陆寒的牵线下来到鹿城府学讲课,更引起了西南学派的注意。 而在乡试中,鹿城府学又突然中了八十多个举人,是过去十年来中举人数量的总和!这种反常的现象,让一直想找机会除掉陆寒这颗钉子的西南学派门人,看到了一丝机会…… 说起来,那位可怜的西南道提学大人,还是受了陆寒的牵连呢,绝对的殃及池鱼。 借着发作陆寒,西南学派向同安学派发起了挑战! 这两个学派出身的官员在朝里的人数差不多,因为学术理念和各种做法的相悖,本来就是水火不容的。反正看皇帝对同安学派也没多少好感,西南学派的人就想趁着这机会把同安学派压下去……反正缪老头就快病死了,趁他病,取他命! 陆寒很明显是这场党争的牺牲品。 没有皇帝不痛恨党争。 但很多时候,党争是连皇帝都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晚唐的牛李党争,加深了晚唐的统治危机;北宋的新旧党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中国古代史上最优秀的文人们斗得死去活来;在芳菲记忆中的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还有一场著名的明末东林党与三党、阉党的纷争,也成为了压垮明朝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来是朕对他们太宽和了!” 朱毓昇面上煞气外露。 “朕可不能让人拿着当枪使!” 自从宫变后,朱毓昇为了稳定人心,倒没有怎么处置官员,对于犯了小错的官员,也往往是小惩大诫。 想不到才对他们和颜悦色了几天,他们就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弄出这么多花样来! 无论是同安学派还是西南学派,朱毓昇都要让他们好看! 萧卓对于这些人的死活升降毫不关心。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萧大人是只忠于皇上的纯臣。想和他拉关系套近乎,那基本上等同于痴人说梦。 萧卓只在乎他的皇帝表弟和他的亲人……这个名单上刚刚又添上一个新名字,他的义女萧绿影。 当然,还有一个人,永远在他心中占据最重要的那个位子。 “皇上,微臣还有一事上奏。” 朱毓昇心情恶劣,随口应了一句:“到底什么事?一次性说完。” “秦芳菲今日午后刚刚进京,现在正在端妍家中居住。” 朱毓昇一下子就愣住了。 她进京了? 是了,她那么重视那个男人……是会赶来救他的。 尽管朱毓昇极力掩饰,萧卓依然可以清楚地看见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激动神色。 萧卓神情一黯,默默低下头去。 自己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何尝不是激动万分呢? 去鹿城给她送补品的那一次,他用了多大的毅力才让自己决然从她府门前离开…… 君臣二人一时竟都没有说话,御书房中的气氛稍稍有些凝滞,只是两人都没有察觉这一点,都沉浸在各自的心事中。 良久,才听得朱毓昇冒出一句和前面说话毫不相干的句子来:“如今正是隆冬,倒是赏梅的好季节。” 呃,赏梅? 正在萧卓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帝在跟他打什么机锋的时候,朱毓昇又说:“你前些天说,你在后花园里头种了几株少见的珍稀梅花?” 萧卓近日是给自己家里添了些梅树。主要是他那个新收的义女很喜欢梅花,他又宠着她,便让人去买好梅树来种上半个院子。 “是,微臣家里是有几树梅花。不过说到珍稀,比御花园里的也差的太远了。” 他实事求是地说。 本来嘛,帝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