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嫣华_二零七:定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零七:定局 (第2/3页)

  只是,刘襄忽然想,若不是刘盈出了事,他这一辈子,也不会生出出头夺位的念头。

    说到底,还是未央宫中的那个位置,真的很诱人吧。

    提到亡兄,刘盈一时间也有些感慨。他和面前跪在地上的刘襄,本也是至亲亲人,他又何尝愿意作出处死子侄的事情来?只是每一个人犯下错来,都要自己承担。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终究只能说一句,时也,命也。

    “多谢陛下,”刘襄惨笑道,“襄残命一条,能得陛下亲自相送,也算死得其所了。”豪气端过案上酒斛,便要倾入喉中。

    你知道吴王如今如何么?”刘盈忽然问道。

    刘襄微怔。

    “你的那位吴王叔,”刘盈笑的讥诮,“在策立淮阳王之日,便已经乔装从武关出关,回他的吴国了。他麾下的十万吴军,虽然也曾经出动,却只在吴地边境打了一个转,便又转身回去了。”

    朝廷下发文书质问,吴王濞上书申辩,言称自己只是听闻北地军情,心中忧虑,愿更练吴地军士,以在朝廷有用之时,能够痛伐匈奴。

    刘襄只是一时被未央宫皇帝的宝座给冲昏了头脑,并不是一个傻子。愣了片刻便想清楚其中关节,面色顿时变的铁青,“皇叔的意思是,吴王叔——吴王刘濞,他另有所谋?”

    刘盈扯了扯唇,没有回答。面上却殊无笑意。

    吴王刘濞是先帝从子,父合阳侯刘仲,能够以吴地得封诸侯王,已经是功高到顶,封无可封,费心帮着他刘襄,真的是别无所图么?

    他若要图,也只能图一个万乘宝座,九五之尊了。

    事到如今,吴王濞的意图并不难猜想:

    昔日先帝封齐王的时候,对长子肥多有歉疚,便将齐国七十城都封给了他,民间能说齐语的百姓,皆划为齐民。关中当时历经战乱而十室九空,相比之下,齐国却百姓富庶。很长一段时间,长安城一片凋敝,还比不过齐都临淄。此时先帝其他子嗣都还没有到弱冠的年纪,就国时日短浅,连藩国的力量都没有完全掌握住,更不要说角逐天下了。

    他吴王刘濞本是先帝子侄,并无继承大统的希望。但在天子失踪,帝座空悬的情况下,淮阳王刘弘与先齐王长子襄,一个是先帝嫡孙,又有吕太后扶助,但生母卑贱,年纪幼小,声名不显;另一个却是先帝长孙,业已成年,为外王强藩。二人各有所长又各有不足,若争持帝位,最后难免拼的两败俱伤。趁得此时,百姓困苦二王相争,刘濞另起一支孤军,以安天下的名义,一举入关,协同朝中权臣,未尝没有最后僭位的可能。

    能够将时势运用到这种地步,吴王刘濞,的确是一个人物。

    “刘濞小儿。”刘襄气的浑身发抖,“竟敢如此欺我。”

    成王败寇,他对皇位起了野心,最后失败,也是命该如此,并没有怨悔的心思。但刘濞将他玩弄在鼓掌之间,最后他身死国移,刘濞却仍然平安的做着他的吴王,实在是令他恨不得啖其rou啮其血。怨毒道,“若非他刘濞告诉我皇叔失踪的消息,我在齐地做我的王做的好好的,又怎么会起这个心思呢?陛下,”

    他恨恨的看着刘盈,“如果我刘襄造反的话,那么,刘濞便是阴谋不轨,更加不可原谅。”

    刘盈淡淡道,“此事你知我知,但是知道又有什么用?没有证据,朕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惩治了一个藩王?”

    刘襄气喘如牛,愤恨难平。忽然想通了什么,安静下来,抬头看着刘盈,笑道,“皇叔既然看透了此獠打算,知道他为人心性,日后必然不会放过他,是么?”

    刘盈静静看着他,过了片刻,方颔首应诺。

    刘襄便释然一笑,举起酒斛,一口饮尽。不一会儿,便腹痛如绞,慢慢蜷缩成一团,卧在榻上。

    等到醒的时候,便觉得身下颠簸,青帷马车正在大道上行走。

    “这儿是哪儿?”

    “襄公子。”身边有人为他端过来一杯清水,衣裳洁白,面上却没有胡须,恭敬笑道,“奴婢叫管升,这儿是轵道,你已经出了长安城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管升将一个包裹放在他身边,“这是大家给你的。里面有五百两黄金,以及一份身份名籍。宗正寺的皇室名牒上,故齐王已经死了,从今以后,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

    阳光从车窗中照进来,有一种炫目的光辉。过了好一会儿,刘襄才回过神来,苦笑道,“陛下对臣,……草民,有什么安排么?”

    “主子并没有吩咐,”管升微微笑道,“从现在其,襄公子想要做什么,便可以去做什么。便是你打算回临淄去见见你的妻子儿女,只要私下里不要让人发现,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愿意的话,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这辆马车的御者是安排好的,他会听从襄公子的吩咐,去任何地方。”

    刘襄静默了一会儿,慢慢道,“我如今已经这个模样了,何必去连累他们呢?去沛县吧。”

    沛县,是刘氏的家乡,也是刘氏最初兴起的地方。他的父亲,大父,都生在这个地方。如今,他孑然一身,便打算回到这个地方,远远的祝福刘氏子嗣世代安康。

    “刘襄已经是离开了么?”

    “是的。”韩长骝轻轻答道,“许欢经手把他送出去,这时候,应当已经出了三辅了。”

    宣室殿烛光昏黄照耀之下,刘盈轻轻应了一声,揉了揉眉心。

    这些日子以来的变故,仿佛他半生以来最多的时候。而对阿嫣的担忧和思念,更令他心焦力卒,只能将自己支成一个陀螺,才能偶尔从思念的沼泽中拔出来休歇。不过小半个月时间,体力和精神便迅速的憔悴下去。

    韩长骝看着怜惜,于是劝道,“陛下,若是累了,不妨先歇歇吧。”

    左右这些国事有轻有重,也不用即刻批复。

    “不了。”刘盈摇摇头,道,“还歇不得。朕还得去一趟信平侯府。”

    见刘盈前来,鲁元撑起虚弱的身子亲自迎出二门,“本当是我进宫拜见的,怎敢当陛下亲自前来?”

    多日不见,她的面色又比在林光宫的时候憔悴苍白了几分。

    刘盈笑着道,“朕亲自来看看阿姐,也是该当的。”

    鲁元回房,捧出之前刘盈交托的玄漆匣,笑道,“这些日子,我实在是担惊受怕的。好在陛下终于回来了,我才能亲自将这虎符交还到你的手上。”

    刘盈接过匣子,看着静静躺在里面的虎符,若有所思的笑道,“若是旁的人,只怕想尽一切法子都要拖着不肯交还,也只有阿姐,迫不及待仿佛在扔烫手物什一般。”

    “陛下你说什么呢?”鲁元却是听不出太多弯道来,不解道,“还有谁能碰的到虎符?”

    刘盈一笑,道,“阿姐说的是。”

    “对了,陛下,阿嫣呢?”鲁元仰脸,笑盈盈问道。

    她为人单纯,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匈奴入北地之前,阿嫣是和刘盈在一起的。如今,刘盈已经平安的回来,那么,阿嫣自然也当一同回来才是。款款问询,却明显的感觉到面前,胞弟的下颔一僵,脸上挂着的淡淡笑意也几乎维持不住,不由得心中咯噔一下,追问道,“你没有把阿嫣带回来么?”

    “阿姐,”刘盈轻声安抚道,“你听我说。”

    “还是她闹脾气,”她却摇头不听,推开刘盈的手,不自然的笑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