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街头卖艺 (第2/2页)
,也想听一听。”
“好。他们一般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一会儿就到。你听都能听到锣鼓声了。”
“榛儿你好好照顾曦姑娘,我去替刘郎中买些药材。”
“爷爷放心去吧。”榛儿说着便牵着我的手顺着音乐的声音往前走。
一会儿就有清晰的歌声传来,声音虽不十分好听,但倒是喜庆欢快,很适合年前的气氛。周围喝彩声不断。
“榛儿你认识这个戏班的人吗?”
“有个吹笛子的魏叔叔我认识。”
“那你能不能找他来呢?”
“我看看他今年有没有来。jiejie你先扶着这边的栏杆站着。”
不一会儿榛儿就回来了。
“不知姑娘找我何事?”一个成年男子的声音问。
“魏先生?”
“不敢当。”
“我想借你们的班子唱个歌,您看可以吗?”
“jiejie你会唱歌吗?”
“既然姑娘有这个雅兴,我当然允许。”
“只是……我想如果大家听得高兴,赏银给的多,能不能也分我一些?”
“这位姑娘说话还真是爽快。要只是唱歌在下还能做主,可要说到钱,还得问问我们班主。我只是过来帮忙的。”
“那有劳魏先生帮着问问。”
“怎么jiejie你要用钱吗?”
“jiejie不用钱,可是榛儿喜欢吃玫瑰点心呀,jiejie想赚点钱给你买点心吃。”
“jiejie你待我真好!”榛儿抱着我的胳膊撒起了娇。这句话听起来好熟悉,对了,小棠也说过。冬天冷了,不知道没有牡丹花可以种她每日都在做什么。
“姑娘,我们班主说只要姑娘唱的好,她还会多包红利给姑娘呐。请随我来吧。”不一会儿魏先生便回来跟我说。
“你们班主倒不计较。”
“姑娘不知道了,吉庆班在冀州可是个大班,班主每年肯来这里演出也是心善,让乡民过个好年,赚钱倒是其次。”
看来我这次碰到大好人了,估计能小赚一笔让张公张婆家可以过个好年了。
“不知道姑娘会唱什么?”
“先唱一支‘双调’的《沉醉东风》吧,这歌浅一些,大家会喜欢。”
“好。榛儿你把这位姑娘扶到那边扎起的花台上。”
榛儿扶我上去之前我从怀里拿出了之前要遮脸上疤痕的面具戴上,还好这个东西一直揣在衣服里。凝曦这张脸已经惹了不少祸,还是小心一些好。
我在台上站定,虽然看不见,但还是感觉无数的眼睛正盯着我看,这种感觉有些渗人。我轻咳了两声示意乐班可以开始。
魏先生的竹笛吹的很好,声音雅致清幽,远超乐班的其他乐器。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好!”“再唱一个!”台下炸起一片叫好声。我顿时开心的很,以前听歌的都是些自称文人雅士的,总是文绉绉地“姑娘好妙音。”酸的很。我还是喜欢这种直接的赞美方式。
“姑娘唱的这么好,不妨再唱一支。”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我也看不到是谁,不管她,既然让我唱就唱呗。
我又一连唱了好几支,中间还自娱自乐混着唱了几首欢快的流行歌曲,没想到也获得了大隋人民的喜爱。
“姑娘快下来吧,你再唱下去我这吉庆班儿以后可就没生意了。”那个温柔的女声又说。原来她是吉庆班的班主。
“班主过誉了。”我刚下去她便递了盏茶在我手里。
“我以前去金陵的时候那里有名的清歌馆有位熏风姑娘歌唱的也这般好。”
听到她这话我心里咯噔一声,不由自主摸了摸脸上的面具,她不要认出我才好。
“只是她的歌有些不近人情,不如姑娘的这般听了令人喜悦。”顾凝曦以前受到教导都是取悦士大夫,歌自然都是不食人间烟火那一路的,碰上我这个下里巴人,真不知道是给她拖了后腿还是多添了些人情。
“今日天有些晚了,就不留姑娘了。明日我派人再请姑娘过来叙话。我看你还真是有眼缘呐。”那班主拉着我的手塞给我一包沉甸甸的东西。
“多谢班主了。”我浅浅福了一福,摸索着想找榛儿。
“姑娘,你这是……”
“我眼睛看不见。”
“啊?对不起,我竟没看出来。”
“不打紧,我自己倒不十分介意。”
“姑娘这双眼睛黑而有神,不像是看不见的样子。可惜了。不然你来了我们吉庆班,保证你也能比清歌馆的熏风姑娘红。”
“我倒不觉得可惜。在这唱歌不必看人脸色,想唱什么便唱什么。落得自在。那位熏风姑娘过得也不一定有我这般舒心。”
我颠颠手里的那个小布包,今天卖艺很有成效,估计可以给榛儿买不少的点心了。顺便再给张婆买几只小鸡仔,再多唱几天也许还可以给张公攒下一匹骡子的钱了。没想到我第一次靠自己赚钱竟然是在隋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